现状篇
2009年的春天可谓中医的“春天”——老百姓亲近国粹中医又新增了三个新的途径:家门口的药店将重现“中医坐堂”,去药店买药时就能请中医把脉开方;中医进社区,全科中医能为患者开养生药方;老字号同仁堂酝酿已久的中医院也开张迎客,众多国宝级老中医会聚一堂。
渠道一:坐堂医阔别七年重回药店
“前厅看病,后堂抓药”这个千年来的中医传统看病模式,在京城消失七年之后,即将在2009年得以重现。去年年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全国48个地区确定为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试点地区,本市西城区、宣武区名列其中。不过,目前北京“坐堂医”的细则还未出台,能提供此项服务的药店还没有确定。
两区药店试点
2008年12月1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出通知,将全国48个地区确定为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试点地区,其中,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位列其中。
2008年12月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政策法规处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坐堂医政策还没有全面铺开,将会按试点、分地区逐步有效率地推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大的政策方向,具体实施和推广由各区进行。
2008年12月31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医政处副处长赵建宏对记者表示,目前北京市只有宣武区和西城区被作为“坐堂医”的试点,具体执行工作由这两区的卫生局进行,目前北京其他区域暂时没有实行这个政策,但会加快推进全面施行。
只开中药饮片
由于过去有开大处方、借行医促销药品的现象,“坐堂医”曾经一度被视为“穿着白大褂的医托”。因此,虽然政策对其重新解禁,但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坐堂做出了很多明确的限制。
按照规定,药店开展“坐堂中医”业务需以申请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的方式来达到,并不是直接请个中医坐在店里就可以。对于药店的硬件约束也很多:药店中药饮片数量应具有一定规模,有独立的中药饮片营业区,饮片区面积不得少于50平方米、中药饮片品种数量不少于400种;设有独立隔开的诊室,诊室不超过两个,每个诊室的建筑面积不得低于15平方米;聘请的中医必须是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连续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年以上。
此外,药店中的中医只允许开中药饮片处方,不能开具中成药、西药和保健品,也不能提供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治疗手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表示,48个试点地区要制定完善具体的实施方案,严格按照《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和《中医坐堂医诊所基本标准》对药店申请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进行审批。对于发现有出于经济利益驱动的大处方和误导、诱骗就诊者购买药品等现象的,一经查实,将视情节向社会公示,并按照规定给予罚款,情节恶劣或经警告仍未改正的,吊销其中医坐堂医诊所许可证。
普及尚需时日
要想在身边的药店看上“坐堂医”,老百姓可能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因为即使是西城和宣武两个试点区,也并非是一下子全面铺开,可能只会先有零星的药店提供此项服务。
2008年12月31日,西城区卫生局副局长刘文秀表示,西城区正在进行“坐堂医”的准备工作,因为这个项目政策性强,所以不会一下子大规模在全区全部铺开,而是遵循国家政策,先进行区内试点,在区内挑选和确定一家或几家药店,然后再逐步扩大。目前西城区正在开展药店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相关情况的摸底调查,摸底调查结束后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具体细节会在春节后确定。
2008年12月31日,北京获得批准的另一试点区——宣武区卫生局副局长宋青对记者表示,目前还未接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实施的具体文件和批文,所以还没有开始执行,但筹备工作已经在做,到时将会由各药店提出申请,并采取公开公平的方式确定,例如招标等。
渠道二:家门口全科中医坐诊社区
除了坐堂医,社区中医是老百姓看中医的又一新途径。目前北京市大力推行的“中医进社区”项目,让老百姓“既快又省”地看上中医不再只是梦想。
三年内遍布北京
据本报2008年12月9日相关报道,从2009年开始,本市将出重拳发展社区中医服务,充分发挥中医在养生、保健、预防方面的优势。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透露,三年内,全市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将配备一名中医全科医生坐堂,为辖区市民建立中医健康档案,开养生健康处方。
据崇文区卫生局副局长吴理九介绍,本市目前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约36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约2700多个。社区中医的配备意味着全市社区将配备至少360名全科中医,然而,对于某些区域而言,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配备全科中医却存在难度。
记者从市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为了解决全科中医人才缺乏的问题,从今年起,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始尝试中医全科人才培养项目,预计用三年时间建立起一支数千人的社区中医全科医生队伍。这支队伍主要来自两类人,一类是学中医专业,并已经确定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在校大学生,他们在上岗前要接受三年的规范化培训,使其掌握社区全科医生的技能;第二类是在二级医院中医科工作多年的医生,他们转型到社区工作需要接受约一年时间的培训。
崇文社区中医已到位
虽然本市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到位全科中医还需时日,但崇文等区借助中药产业的优势,已经先于其他区域完成了社区中医的布局,并表示欢迎其他各区的老百姓去就诊。
据本报2008年12月30日报道, 崇文区“同仁堂”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共建项目正式启动,从2009年元旦开始,崇文区内的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将设立中医专区,患者可以在社区医疗站接受中医治疗,严格执行北京市医药价格目录,全部保证零差价。在中医专区,患者不仅可以享受传统的中医拔罐、针灸、足疗,还可以使用理疗仪器治疗颈椎疼痛等疾病。
2008年12月31日,崇文区卫生局副局长吴理九表示,本市其他区的社区中医还需要时间去到位,但崇文区目前已经全部到位,都配备了全科中医,所以欢迎各区的广大患者到崇文区的各社区医疗机构看中医,而这并非是为了盈利——崇文区卫生局可以向广大市民承诺,其他区居民可以到崇文区的社区看中医、开方,但可以不在该社区买药,而是可以把方子拿到自己所居住的区域去,甚至可以将方子开好后抄下来,到自己可报销的医疗机构开具,方便报销。
渠道三:老字号中医专家云集
除了坐堂医和社区医院之外,中医老字号企业也开始推出了自办的中医医院,为老百姓看中医又增添了一个途径。
老字号专家名头响
老字号自办中医医院——这对于京城的老百姓多少有些诱惑力,因为老字号的手里通常都掌握了一大把京城名老中医资源。
1月1日,记者在同仁堂集团的网站上发现,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专家门诊于2009年1月5日对外开放,该专家门诊荟萃北京地区乃至全国的数十名著名中医专家。
不过,由于专家资源的缺乏和不固定,老字号自办中医院步入正常轨道恐怕也需要三五个月。
同仁堂中医医院在去年12月29日就已开始试营业。同仁堂集团宣传部部长姜晓东对记者表示,真正步入正轨还需要几个月,因为目前专家都很繁忙,充实医院的专家团队,还需要一段时间。
中医专家青黄不接
普通中医并不缺乏,但名老中医面临断档的危险。这正是目前整个中医医院的烦恼。
从医三十多年的王晓莲是北京中医医院的主任医师,在北京治疗皮肤病十分有名,每周会在医馆坐诊,其余时间也是忙得不亦乐乎。09年开始,她在北京中医医院的挂号费涨到200元,但在医馆依然将保持20元,这将使得她在药店的坐诊更加繁忙。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刘保延对记者表示,目前并不缺乏具备普通能力的中医,但有经验的中医尤其是名老中医确实是十分缺乏,而且个个都很繁忙。因为中医的培养模式本身就有一定问题:传统中医是讲究“师傅带徒弟”,现代中医却是以现代方式考察,如考核英语等能力,但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使得真正以中医手段去解决疾病的中医并不多,很多人学的是中医,却用西医的办法治疗疾病,这也是迫于生存的压力,在这种环境下,知名的老中医就显得更加可贵。
指南篇
坐堂医、社区中医、中医医院、中医诊所、综合医院的中医科……面对这么多看中医的途径,老百姓该如何选择,方可避开陷阱,快速有效地寻医问药呢?专家教您几招锦囊妙计。
小病抓中药:找坐堂中医
诸如感冒等较轻的病症,在药店找坐堂中医就能看病抓药一次搞定,但注意一定要找规模大、口碑好的药店。
1月1日,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邓利强建议,坐堂医的权限比其他场所的中医小很多,只能开具中药饮片,不能开中成药、西药和保健品、医疗器械,也不能实施针灸、拔罐等治疗手段。如果是有点小病小痛,又不愿意去医院挂号排队,选择坐堂中医是一条不错的途径,但要弄清该药店有没有坐堂医的资格。此外,如果是出于保健需求,也可以选择坐堂中医,开点调理身体的中药。
养生保健:到社区或中医诊所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介绍,社区的中医“郎中”起到的作用侧重于养生保健。据了解,社区中医将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北京的环境气候、当时的天气状况等因素,为前来就诊的社区居民开具包括饮食处方、运动处方在内的全方位养生健康处方。
崇文区卫生局副局长吴理九介绍,社区配备的全科中医的诊疗重点并不是疑难杂症,而是小病和保健,这也是与社区医疗的精神相契合的——“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去医院”。中医的“治未病”优势和便宜的特性在社区里将很好地为减轻医疗开支、预防疾病起到积极作用,所以如果想要养生保健,或者有点小病小痛,寻求社区中医的帮助最合适不过了。
除此以外,因为社区中医除了开药,还能提供针灸拔罐等,所以治疗手段比坐堂医更加多样和深入。而不同于药店的“坐堂医诊所”,目前普通的中医诊所的权限类似于社区中医,所以也可选择,但一定要事先查明资质。
疑难杂症:去中医医院或综合医院中医科
对于相信和推崇中医效果的百姓来说,得了大病或者疑难杂症,比较适合去专门的中医医院或大型综合医院的中医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刘保延介绍,中医在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上,确实具有比西医更加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名老中医,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有很多令人信服的例子,而名老中医大多集中在专门的中医医院或大型综合医院的中医科。不过要注意的是,名老中医的资源十分缺乏,他们的主要精力也不是放在替患者养生保健这方面,所以如果是普通的养生保健需求,不需要找名老中医,普通中医就可以做到。
温馨提示
药店“白大褂”不一定是中医
在药店的坐堂医再度兴起之后,老百姓需要懂得辨别“中医”的身份。
一位药店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部分有中药柜台的药店以驻店药师冒充中医,给患者开一些简单的药方,一般是味数比较少的单子或小偏方,等患者走了以后,找正规中医拿空白的处方单填上,因为驻店药师并没有处方权。
此外,很多药店此前另外申请开办了正规的中医诊所,而且将诊所和药店开在一起。这些诊所的性质与坐堂医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所以患者要留意区分,不要将两种的诊疗范围弄混淆了。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杨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