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病理学 > 正文
膀胱肿瘤(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膀胱癌)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8/26 字体:

 

  二、膀胱癌

  膀胱癌是泌尿道肿瘤中最多见的。多发生于40~60岁之间,男性比女性多3倍。

  病理变化

  膀胱癌因多发生于膀胱侧壁和三角区近输尿管开口处,故易阻塞输尿管口引起肾盂积水和肾盂肾炎。肿瘤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大小不等,从数毫米至数厘米。外观呈乳头状或扁平。乳头状癌在膀胱粘膜表面形成乳头状突起,有蒂与膀胱粘膜相连,有时呈息肉状或菜花状。分化不好,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多无蒂,基底宽,突出于粘膜表面,并向壁内作不同程度的浸润。有些肿瘤不形成突起,表现为膀胱粘膜局部增厚呈扁平斑块状。这种类型早期可局限于粘膜内,但多数浸润至粘膜下,其恶性程度往往比乳头状癌高,表现可有溃疡形成、出血和伴发感染。

  根据组织学类型可将膀胱癌分为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有些为混合性。其中以移行细胞癌为最常见,腺癌很少见。

  1.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约占膀胱癌的90%,分化程度不同,包括从分化良好的乳头状非浸润性癌到高度未分化的浸润性癌。其中约70%为分化良好的乳头状癌,25%~30%为分化程度不同的浸润性癌。根据癌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将移行细胞癌分为三级。

  (1)移行细胞癌Ⅰ级:癌组织呈乳头状,乳头表面被覆的移行上皮较厚,细胞层次较多,缺乏从底层到表层由柱状细胞到扁平细胞逐渐分化的现象。细胞核大小不甚一致,有些较大染色较深。核分裂像可见,有的局部区域稍多,且不限于基底层(图12-32)。有些癌细胞可浸润固有膜。

图12-32 膀胱移行细胞癌 Ⅰ级

肿瘤乳头状,被覆上皮细胞层次增多,部分排列不整齐,核大小不甚一致 ×260

  (2)移行细胞癌Ⅱ级:肿瘤呈乳头状、菜花状或扁平无蒂,表面常有坏死和溃疡形成。镜下,部分癌组织仍保持乳头状结构,但多不规则,并有许多实体癌巢。癌细胞大小不一,排列紊乱,极性消失,常有癌巨细胞形成。核大小不等,染色深,核分裂像较多(图12-33)。癌组织常浸润至上皮下组织,甚至可达肌层。

图12-33 膀胱移行细胞癌 Ⅱ级

癌组织呈乳头状,细胞层次显著增多,大小、形状不一,排列紊乱,核分裂像较多 ×272

  (3)移行细胞癌Ⅲ级:部分为菜花状,底宽无蒂,或为扁平的斑块,表面常有坏死和溃疡形成。癌细胞高度未化化;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排列紊乱(图12-34)。很少或无乳头状结构,有的形成不规则的癌巢,有的分散。常有多数瘤巨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染色深,核分裂像很多,并有多数不典型的病理性核分裂像。癌组织常浸润到膀胱壁肌层深部,并可穿过膀胱壁浸润到邻近器官,如前列腺、精囊、子宫和腹膜后组织等。

图12-34 膀胱移行细胞癌 Ⅲ级

癌细胞分化不良,失去移行上皮的特征,癌细胞大小、形状不规则,排列紊乱,核分裂像多见 ×164

  各级膀胱移行细胞癌以及乳头状瘤都有复发倾向,并且复发的肿瘤分化往往更不成熟。有些分化不好的移行细胞癌部分可有鳞状化生,生长较快,预后较差。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2.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较少见,约占膀胱癌的5%,常在膀胱移行上皮鳞状化生的基础上发生。许多病人有慢性炎症合并粘膜白斑。鳞状细胞癌有时可形成肿块突出表面,多数为浸润性,表面常有坏死和溃疡形成。镜下结构与一般鳞状细胞癌相同。分化程度不一,有些分化好的,可见细胞间桥和角化,并可有多数癌珠形成;有些分化差,表现为未分化癌。这种单纯的鳞状细胞癌应与上述移行细胞癌伴有灶性鳞状化生相区别,因为单纯的鳞状细胞癌预后较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病理性自身免疫发生机制
第十七章 骨关节疾病总论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第九节 间叶组织肿瘤
第一节 睾丸和附件炎症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