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生是儿童心理卫生的基础
儿童心理是否健康,首先要重视其先天素质的优劣。一个儿童生来大脑发育不全,他无论如也成不了心理健康的人;染色体畸变的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的孩子,他无论如可也成不了人格健康全的人,所以说,优生乃是儿童心理卫生的基础。
1.恋爱与婚姻对子代心理健康的影响婚姻应当是恋爱的美满结果,没有深厚的爱情基础,不应仓促结婚。为了下一代的身心健康,近亲和有某些遗传性疾病的人不能结婚,他们生育后代身心发育畸形的可能性大。让他们继续繁衍后代,社会上必在增加心理不健康的成员。
结婚后,夫妻之间应当进一步发展并深化恋爱的爱情,互相敬慕、相亲相爱、建立和睦家庭。美满和睦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果让孩子整天在父母的相互谩骂、诋毁、攻击之中生活,势必引起孩子焦虑、恐惧、心情矛盾、痛苦不安。一旦父母离异,他们孩子大都在心理上受到挫折。
2.受孕年龄对子代心理健康的影响这些年来的研究认为,妇女妊娠的最佳年龄为25~29岁。如果不满20岁就妊娠生子,往往因生殖器官尚未充分发育成熟,易于影响子代身心健康;如果超过35岁方妊娠生子,则往往由于卵细胞开始老化,生殖器官也衰退,先天愚型及其它畸形儿的发生率也相应提高。
3.胎教对子代心理健康的影响所谓胎教,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为胎儿的生长发育实施最佳措施。母体是胎儿的小环境,孕妇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变化都会波及到胎儿。
孕妇的情绪在胎教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认为,孕妇的情绪变化中通过血液和内分泌成分的改变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如果经常心境不佳,忧愁、苦闷、焦躁烦恼、悲伤愠怒、恐惧紧张等,会使胎儿脑血管收缩,减少脑的供血量,从而影响脑的发育,过度的紧张恐怖甚至可以造成胎儿大脑发育畸形。Eichmann Ecsenius ,1952年调查德国柏林和其它几个区共55家医院,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前的七年间,新生儿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是1.25%;在希特勒法西斯统治下的七年内,畸形发生率上升到2.38%;在1940年至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畸形率又上升到2.58%;战败后的1946年至1950年的五间期间,畸形率竟高达到6.5%。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孕妇情绪与胎儿大脑发育之间的密切关系。美国心理学家D.R.Othinger 和 J.E.Simmons 的研究发现,孕妇如紧张焦虑,其子女长大后也情绪不稳。大量研究还证明,情绪困扰的孕妇还易于在妊娠期间和分娩时引起合并症。例如,严重焦虑的孕妇往往伴有恶心、呕吐,并易于导致早产、流产、产程延长或难产。难产对孩子身心健康危害很大,因为新生儿在产道中时间过长,引起窒息、缺氧,必然对神经系统有损害,对心理活动有影响。有人认为儿童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多动症)就与难产损伤有关。所以孕妇要正确对待分娩这一自然生物现象,消除焦虑、解除紧张、正常分娩,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现在通过当代科学技术对胎儿的研越来越多,有人用子宫同窥镜直视胎儿,发现胎儿的眼睛能随送入的光亮而活动,触及其手足可产生收缩反应;外界音响可传入胎儿听觉器官,并以引起主率改变。据此,有人提出两种直接训练胎儿的方法。
一是对胎儿进行抚摸训练,激起胎儿的活动积极性。做法是孕妇平卧,腹壁放松,双手指压腹部,胎儿受压后出现蠕动。经过此训练的婴儿站立行走较早。但有早期宫缩者禁用。二是对胎儿进行音乐训练,发现胎儿愿接受低沉委婉的音乐,而不愿接受尖、细、高阔的音响,当用丝竹乐器演奏欢畅轻柔的乐曲时,胎儿在腹内出现安详舒展的蠕动,出生后再听到同类乐曲时就兴高采烈、手舞足蹈。
二、适宜的信息刺激有益于儿童心理健康
儿童除了生理需要和母爱依恋等需要外,还有从外部世界吸取信息的需要。哈佛大学的B.L.White和R.Held在一所州立医院附设的托儿所里做了这样一种实验:他们把婴儿分成两组,一组孤单单地躺在铺着洁白床单的小床里,作为对照组,一组则在小床里铺上印花床单,床边还挂上了有颜色并发出悦耳声响的小玩具。过一段时间对两组孩子做同样的感觉动作性能力测验,结果实验组的孩子比对照组的孩子灵巧得多。由此看来,适宜的信息刺激,会促进儿童感官器官的发展和智慧的增进,有益于心理健康。有人提出,在一定的限度内,儿童通过感官摄入头脑中的信息量的多少与其智力发展成正比,而且接触事物的种类比接触事物的次数更为重要。
当然,信息刺激又必须适量。超过限度不但无益,反而有碍于儿童心理健康。有人曾对婴儿进行丰富多彩的超量刺激,孩子竟烦躁不安,哇哇大哭。同理,有人对婴幼儿实施早期教育,过多地增加刺激量,都是对儿童心理健康有害无益的。
三、母爱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营养
有人把物质营养、信息刺激和母爱称为三大营养,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儿童从初生到3岁是生命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母亲的爱抚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Bowlby的研究指出,如果从出生到3岁被剥夺了母爱,其生理、智力及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均极迟缓,甚至发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病理变化。他还认为,3至5岁的儿童被剥夺了母爱其后果仍很严重。
有人称儿童对母爱的需要为皮肤饥饿,必须以抚摸、拥抱和亲昵来满足。新西兰科学家曾对婴儿睡在羊皮褥子上的反应进行了多次试验,发现婴儿在软茸茸的羊皮褥子上入睡快,睡得也香甜持久,他们的表现犹如睡在妈妈的怀抱里一样。
Spitz研究了孤儿院的婴儿发现,孤儿院的婴儿长时间地卧在小床里,孤孤单单,没人理睬,张眼望见去只见墙和白床单,没有任何颜色或吸引人的事物。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些婴儿只有在换尿布或喂食时才离开小床一会。平时犹如被囚禁的犯人,这些孩子的死亡率较高。既使活下来也大都啼哭、冷漠、退缩、笨拙和缺乏活力。两岁时的智商(IQ)才相当于正常十个月的儿童。托儿所乳婴儿的生理照顾并不比孤儿院的孩子好,但他们有母亲的爱抚,所以他们没有孤儿院孩子的那些症状。最后他下的结论是:婴儿时期最重要的事是需要温柔的爱的照顾。
四、家庭育儿方式与儿童心理卫生
在乳婴儿时期,满足其基本生理需要、信息刺激和母爱需要的方式对他们的智力、情绪和个性的发展影响很大。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身心发育水平逐渐提高,他们与父母亲包括其他家庭成员的交互作用就更广泛更复杂了。这时,家庭气氛、孩子被摆放的地位以教育方式等,对其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越来越起更重要的作用。
国外对教养方式的研究,大都把家庭的管教方式分为民主式和权威式两大类。在民主式的家庭里,父母具有容忍性,并鼓励孩子自我表现,激发其好奇心,家里的事情大都由家庭成员共同协议而定。相反,在权威式的家庭里,父母的管教甚严,一切活动均由父母来决定,解决任何问题孩子都很难参加议论。由这两种管教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其个性特征具有显著不同,生长在民主式家庭的孩子,大都活泼、开朗、主动、外向、自信心和上进心都强,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很自然。而生长在权威式家庭的孩子,大都比较顺从、安静、内向,好奇心和主动性都差,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大都退缩,感到困难。
美国加州大学的Baumlind在实验中首先观察孩子的表现,然后就他们的自我控制、好奇心、独立性、友善和热情等五项个性特征加以评定,根据评定结果,选出两组差别较大的孩子进行研究。其中一组的孩子成熟、能干、自足而且独立性强;另一组孩子则幼稚、依赖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很差。然后研究人员对这两组孩子的家庭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访问,并亲自观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获得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他们又把家长的行为方式分成控制、成熟要求(要求孩子的行为与年龄一致,并做某些规定)、亲子沟通方式和父母友善等四项加以评定。结果发现,最成熟最能干的一组孩子的父母在这四项评定上得分最高。这些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都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多给鼓励和支持,并尊重孩子的独立与自主,以耐心说服的方法来控制孩子的某些行为。相反,那些不成熟不能干的一组孩子的父母,在上述四项评定中得分都很低。这些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大都很少控制,他们虽然十分疼爱孩子,但又过度保护、溺爱、管教不严、要求不高,不激励和支持孩子独立自主的合理行为。
在我国,要注意防止在儿童教养中的“过度保护”倾向,由于许多家长区别不开母爱和溺爱,以致给儿童养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
五、年龄特征、个性特征与儿童心理卫生
1.年龄特征与儿童心理卫生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渐进的,这种量的变化时刻在进行着。但是,在量变之中又有质变。体现这种质变的标志就是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各有其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心理学界一般把儿童的年龄阶段划分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因为每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有其不同于其它年龄阶段的本质的、典型的心理活动特点,所以父母及教育者都必须以此为依据来实施教育和训练。在现实当中有两种做法有碍于儿童心理卫生:其一,超越儿童年龄阶段,使儿童对教育内容及方式都感到力所不及。其二,退化性培养和过度保护,即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已经提高了,父母仍按以往的方式对待孩子,施加过度的保护措施。结果使孩子愿意做的不能做,应当做的不会做,延缓了心理发展,形成了许多不健康的性格特征。
2.个性特征与儿童心理卫生儿童心理的个性特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某个具体儿童的心理特征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于他的年龄阶段,二是儿童之间在能力、气质等方面存在个别差异。给儿童实施教育训练的内容和方式都必须照顾到儿童心理的个别特征,不然就会有碍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由于儿童自出生就带来了各自的气质特征基础,所以父母及教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和管教方式等都应有所区别,否则,容易给儿童造成身心伤害。国内外的有关研究都指出,自婴幼儿时期开始,就按照气质类型区别对待地进行教育,易于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不益于心理健康;否则,容易给儿童造成心灵创伤,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及行为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