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目前国际上对小鼠微生物监测内容尚无统一标准,各国亦常有变动现象,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必然发现新问题,增添新内容,仅就不完全的资料,按表6-6统计,微生物监测内容,计细菌种,病毒种。结合我国实际,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制定的小鼠微生物和寄生虫质量监测标准可见表,他们主要着眼于“根据对小鼠群有危害的病原体及对动物实验研究有干扰的微生物、寄生虫”为原则,结合他们的具体条件,参照国外有关资料,似订的暂定标准,由浅入深,逐步提高,以达到目前国际上若干国家所订内容。
表实验小鼠微生物和寄生虫质量监测暂定标准(1983)
动物等级 | 一
悉生、无菌 |
二
SPF |
三
清洁 |
四
普通 |
项 目 | ||||
沙门氏菌 |
悉生小鼠 |
√ | √ | √ |
结核分枝杆菌 | √ | √ | √ | |
假结核耶尔森氏菌 | √ | √ | √ | |
皮肤真菌 | √ | √ | √ | |
鼠肝炎病毒 | √ | √ | ||
仙台病毒 | √ | √ | ||
脱脚病病毒 | √ | √ | ||
肺炎支原体 | √ | √ | ||
柯希氏棒状杆菌 | √ | √ | ||
亲肺巴斯德氏菌 | √ | √ | ||
支气管败血性鲍特氏菌 | √ | √ | ||
胸炎克雷伯氏菌 | √ | √ | ||
念株状链球菌 | √ | √ | ||
Tyzzer′s病原体 | √ | √ | ||
肺炎链球菌 | √ | √ | ||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氏菌 | √ | √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 | √ | ||
体外寄生虫 | √ | √ | ||
涤虫 | √ | √ | ||
绿脓假单胞菌 | √ | |||
枸椽酸杆菌 | √ | |||
大肠埃希氏菌O115aCK(B) | √ | |||
线虫 | √ |
“√”表示应排除项目
上海市卫生系统实验动物微生物等级初步试行标准(讨论稿)可参看表6-8
上海卫生系统实验动物微生物等级初步试行标准(1985)
动物级别 | 应排除病原 | 小鼠 | 大鼠 | 地鼠 | 家兔 | 豚鼠 | ||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 清洁动物 | 普通动物 | 肠炎杆菌 | √ | √ | √ | √ | √ |
鼠伤寒杆菌 | √ | √ | √ | √ | √ | |||
体外寄生虫 | √ | √ | √ | √ | √ | |||
发癣菌 | √ | √ | ||||||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 ||||||||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 √ | √ | √ | |||||
脱脚病病毒 | √ | |||||||
出血败血性巴氏杆菌 | √ | √ | ||||||
鼠棒状杆菌 | √ | |||||||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 √ | √ | √ | |||||
肠道寄生虫 | √ | |||||||
泰泽氏病 | √ | |||||||
仙台病毒 | √ | |||||||
鼠肝炎病毒 | √ | |||||||
呼肠弧Ⅲ病毒 | ||||||||
嗜肺巴氏杆菌 | √ | |||||||
绿脓杆菌 | √ | |||||||
链球菌(A群) | √ | |||||||
各型肺炎球 | √ | |||||||
肺支原体 | ||||||||
金黄色葡萄球菌(裸鼠) | √ |
SPF动物由于排除了传染病和寄生虫,因此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在生物医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肯定,SPF动物和普通动物在实验中的使用优点和医学科学各研究领域应用不同类型动物的选择可参见表6-3和表6-4。
通常的动物群中有许多病原体是隐性感染,在一般条件下,微生物与宿主间能保持相对平衡,动物不显现症状。一旦条件变化或动物在承受实验处理的影响下,这种平衡遭到破坏,隐性感染被激发,动物出现疾病的症状,这将严重地干扰实验的结果。尤其在非短期的实验中,这种现象(包括动物的死亡)在时间上、经济上以及实验的准确性方面,将带来巨大的损失。SPF动物就不会有这种现象,因此,近十几年来,SPF动物已成为标准的实验动物,其使用量不断增加,并有逐步取代普通动物的趋势。
绿脓杆菌的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通常对动物不致病,对大鼠和小鼠的繁殖也没有影响,但用污染本菌的动物进行放射性照射试验时,却能诱发动物致死性的败血症。污染大肠杆菌、变形菌、葡萄球菌或某些极普通细菌的动物,经照射、实验性烧伤或可的松处理,也能出现这种现象。消化道寄生虫,除大量寄生虫外,对宿主常无严重影响,但在放射性照射试验中,消化道寄生虫所致的损伤部位,发生弥漫性出血感染,致使动物死亡。因此SPF动物在放射、烧伤等研究中比普通动物有稳定的应用价值。
SPF动物体内尚带有一些非病原性微生物,带菌情况不如悉生动物那样清楚明瞭,但它可以较安全、可靠地排除用普通动物作实验研究时所带病原体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