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996年的我们应用短疗程联合用药的方法治疗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分析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36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男24例(67%),女12例(33%),年龄18岁~71岁,平均45岁。
1.2 方法
①Hp检测:治疗前后均在胃镜下钳取胃窦部小弯侧粘膜组织一块,放入快速尿素酶诊断试剂盒中观察6min,组织周围试剂由浅黄变为红色为阳性,颜色无变化为阴性。治疗:药物采用H2受体阻断剂,抗生素两药联合治疗,其中泰胃美800mg,1次/d,睡前服,连用6周,抗生素选用具有胃内滞留型的缓释剂——瑞贝克,80mg,每日2次饭后1h服用,连用3周并嘱患者在此治疗期间停服其它任何药物,每7d~10d随诊1次,记录症状及体征,治疗结束6周后进行胃镜有Hp复查。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
36例患者治疗前均有上腹痛、反酸等症状,服药2周后疼痛30例,占83%。6例疼痛减轻,由经常痛转为偶有隐痛,其症状缓解率为100%。
2.2 溃疡愈合
6周后胃镜复查36例中有33例溃疡消失或瘢痕愈合(91%),有2例溃疡面积比治疗前明显缩小,并有新鲜肉芽生长(5.5%),1例无效(2.7%)。
2.3 Hp清除情况
治疗前36例患者钳取的胃窦粘膜组织做快速尿素酶实验均为阳性,治疗后在同一部位,用同种方法检测,只有3例阳性,其余33例均转为阴性,Hp清除率为91%。
2.4 药物副作用
36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只有1例了现恶心和GPT轻度升高,其余均未见明显副作用。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因素疾病,自1976年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问世以来,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成果,使消化溃疡的治愈率达到80%以上,故已往有“没有酸便没有溃疡”的传统观念。但后来人们发现停药后该病的复发率较高,达80%以上。自1983年Warren等从人胃粘膜活检组织中成功分离出Hp,并指出与慢性胃炎有关以来,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证明:Hp不但与慢性胃炎有关,而且在溃疡病的发病学上起着重要作用,据检测约70%的胃溃疡(GU)患者可检出Hp,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患者(DU)几乎100%可检出Hp,根除Hp后愈合的溃疡在Hp感染之前不易复发。因此近年对消化性溃疡(PU)的治疗已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制酸治疗模式。而是采用抑酸加抗Hp的治疗方法,本组病例采用泰胃美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和酶活性,以便清除溃疡疼痛和使溃疡愈合,应用瑞贝克杀灭和抑制Hp,由于该药是新型缓释片在胃内滞留时间长,以一定的速率缓慢释放活性成份,故较其它抗Hp药物更能维持有效药物浓度,药效作用持久。我们观察用泰胃美(6周)加瑞贝克联合治疗Hp感染性相关DU总有效率为97%,溃疡愈合率为91%,Hp清除率为83%,提示该治疗方案在短期内清除Hp促进溃疡愈合疗效确切,愈合的溃疡在Hp再感染前不易复发且具有疗程短,用药安全,服用方便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抗溃疡治方案。
闫伟 郭小瑾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院内窥镜室(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