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浆pH值平均为7.4,变动范围很小(pH7.35~7.45)。而机体每日代谢产酸量是很大的,例如,非挥发酸可达50~100毫克当量,CO2可达400升。这些酸性物质必须及时处理,否则血浆pH值不能保持正常。这就靠一整套调节机构密切协同来完成。
一、化学缓冲物质的作用(化学反应可以瞬间完成)
血液中有一系列缓冲物质。根据化学上的缓冲作用原理,我们人为地把它们归纳为四个主要的缓冲对,即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B·血浆蛋白/H·血浆蛋白,B·Hb/H·Hb。它们具有很强且很迅速的缓冲酸碱度改变的能力。例如,我们将10mmol(毫克分子)的HC1加1000毫升中性蒸馏水中,其pH值可从7降至2,但同量酸加于1000毫升血浆中,其pH值的变化却很小,以致一般几乎测不出来。
每一对缓冲物质既能缓冲酯也能缓冲碱,其中以NaHCO3/H2CO3这一对最为重要,因为它的量最大。它对酸的缓冲区反应如下:
从上面的反应可以看出,经NaHCO3缓冲,解离度大的强酸HC1转变为解离度小的弱酸H2CO3,后者在体液中的解离度仅约为前者的1/1500。因此使[H+]大为减小。而且H2CO3还能分解为H2O和CO2,CO2又能呼出体外。医学实践中将血浆中NaHCO3称为碱贮备,以二氧化碳结合力表示之。正常值为27mmol(或毫克当量)/升或60容积%。
二、离子转移(一般在2~4小时完成)
这也是缓冲方式之一。当能改变酸碱平衡的离子如H+、HCO3-等在细胞外液中升高时,它们能进入细胞内(或进入骨内)换出与其符号相同的离子,以保持细胞外液之pH值。其变化可简单表示如下:
进入细胞内的H+可与细胞内的化学缓冲物质起化学反应而被缓冲。根据实验研究估算,酸或碱在细胞外液增加后,一般约经2~4小时,将有1/2的量进入细胞内。所以尽管细胞内液量大于细胞外液量一倍,但二者化学缓冲总能力却大致相等,可见细胞外液中缓冲物质的浓度是高于细胞内液的。
这个事实对治疗有关。举一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用NaHCO3治疗时的情况为例:
病人体重=60公斤
细胞外液量=0.20×60=12升
治疗前血浆[HCO3-]=13mmo1(或毫克当量)/升
给NaHCO3量=100mmo1
病人治疗后实测血浆[HCO3-]=16.7mmol/升
实践证明,上述规律是较为可靠的。因此在纠正酸碱中毒时应考虑离子转移这一变化。计算输液量时要将这一变化估计在内。
三、呼吸调节
呼吸调节(一般10~30分钟即可将轻度的一次性变动代偿过来)。[H+]增高和[CO2]增高,均能剌激呼吸中枢;H+还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起刺激作用,这都可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使CO2排出增加。从上面介绍的缓冲反应来看,每排出一个CO2分子,也就等于清除了一个H+离子,如:
H++HCO3-→+H2CO→H2C+CO2↑
(增多) 碱贮 (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