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棘颚口线虫
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 Owen,1836)是犬、猫的常见寄生虫,也寄生于虎、狮、豹等野生食肉动物,其幼虫偶可寄生人体,引起颚口线虫病(gnathostomiasis)。
形态
成虫较粗壮,两端略向腹面弯曲,活时鲜红色,略透明。雄虫长11~25mm,雌虫长25~54mm。虫体前端为球形头部,上有8圈小倒钩,顶部中央有口,口周有1对肥厚的唇。体表前半部有很多体棘,紧接头部之后的体棘短而宽,游离端呈锯齿状;其后体棘增长,并分裂成三齿状;至虫体中部体棘数目减少,呈单尖状。体棘的形态在分类上有重要意义。后半部基本无棘,仅在尾端尤其是腹面有很微细的小棘。雄虫泄殖孔周围有一“Y”形无棘区,泄殖孔后有一、二列弧形排列的微棘。雄虫末端膨大成假交合伞,有4对有柄乳突,交合刺1对,不等长。雌虫阴门位于虫体中部略后(图16-28)。
虫卵椭圆形,黄色和棕色,透明。卵壳表面颗粒状,一端有帽状透明塞,内含1~2个细胞。大小为62~79×36~42µm(图16-28)。
图16-28 棘颚口线虫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终宿主胃壁的肿块中。受精虫卵产生后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在27~31℃水中,约经7天卵内孵出第一期幼虫,它在水中活泼运动。第一期幼虫如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后,在消化道内脱鞘,并进入体腔,经7~10天发育为第二期幼虫。当含有第二期成熟幼虫的剑水蚤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等吞食后,幼虫穿过胃壁,大部分移行至肌肉,一个月后发育成第三期幼虫,二个月后虫体被纤维膜包围成囊,虫囊直径约1mm。终宿主犬、猫等动物吞食被感染的鱼类后,第三期幼虫在胃内脱囊,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经肝然后游移于肌肉或结缔组织间,逐渐长大,至将近成熟时,再进入胃壁,到达粘膜下形成特殊的肿块,发育为成虫。在肿块中常有一至数条虫寄生。宿主受染后约经100多天,即可在其粪便中出现虫卵。成虫寿命可达10年以上。
在我国已证明可作为其第一中间宿主的剑水蚤有6种。可作为第二中间宿主的淡水鱼有14种,主要为乌鳢(Ophicephalus argus)、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等。蝲蛄、蟹、蛙、蛇、鸡、鸭、鸟、鼠及灵长类等可作为棘颚口线虫的转续宿主,幼虫在它们体内一般不发育,停留在第三期幼虫阶段。终宿主为犬、猫、虎、蛳、豹等食肉动物。
致病与诊断
人并非本虫的适宜宿主,除个别病例外,所见的虫体多为第三期幼虫或未完全性成熟的早期成虫。在人体内的寄生方式可分为静止型和移行型两种,所致损害部位极为广泛。如虫体停留在某一部位寄生,即可在该处形成脓肿或脓肿为中心的硬结节,常见于胸、腹、咽、面、耳、眼前房等部位。病灶局部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虫体也可移行于皮肤的表面和真皮之间或皮下组织,形成隧道(皮肤幼虫移行症),产生匐行疹或间歇出现皮下游走性肿块,局部皮肤表面稍红,有时有热及水肿,疼痛一般不明显,可有痒感。虫体也可在消化、呼吸、泌尿、神经等系统内移行(内脏幼虫移行症),临床表现随不同寄生部位而异。如进入脊髓及脑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炎,后果严重,甚至死亡。临床表现有严重的神经根痛,四肢麻痹,突发的嗜睡至深度昏迷,脑脊液大多为血性或黄色。此外,还曾有随尿和痰排出虫体,或咳嗽时咳出虫体的报道。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
自可疑病变组织中检出虫体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对无明显体表损害的可疑患者,可结合其有无生吃或半生吃本虫第二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的病史,应用皮内试验、血清沉淀反应、尿沉淀反应、对流免疫电泳试验等作辅助诊断。
流行与防治
本虫主要分布于亚洲,有人体感染报道的国家有:日本、中国、泰国、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等,其中以日本及泰国最为严重。我国至今已发现10多例,主要因生食淡水鱼而感染,其中一例因吞食活泥鳅而受染,也有因捉鱼烧、烤吃而得病。
预防棘颚口线虫病主要在于不食生的或半生的鱼类及鸡、鸭、蛙等转续宿主的肉。第三期幼虫在70℃时5分钟即可被杀死。治疗主要靠手术取虫;近年来报告应用噻苯咪唑等药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