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免疫细胞与核酸分子杂交 > 正文
免疫学有关的理论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12/3 字体:

 

  (二)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

  1.抗原的质与量  不同性质的抗原(抗原的物理状态、生物状态及毒力强弱)对机体刺激的强弱不一,表现为抗体形成速度的快慢不一,抗体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有些抗原处于可溶性状态其抗原性强,被吞噬细胞处理后抗原性差,而另一些抗原则与此相反。一般初次菌体抗原刺激,2~5天出现抗体,初次类毒素刺激,2~3周出现抗体。使用的抗原量不同,影响也不同,活菌(减毒株)用量少,死菌用理多,死菌用强毒性的抗体反应好。在一定范围内,抗原增多,抗体反应量增加,但抗原量过多,超过了一定限度,抗体反应量受到抑制,这称为免疫麻痹(immunologic paralysis)。

  2.机体方面

  (1)免疫途径:免疫途径不同,抗原在体内滞留的时间不同,抗原接触机体的免疫组织也不同。抗原在体内停留时间久者,抗体反应高。局部使用,仅引流抗原的局部淋巴结中产生抗体,粘膜表面使用,常在粘膜下淋巴细胞组织或细胞中形成抗体;静脉内注入抗原则引起广泛的产生抗体的组织反应,但抗原中的毒性物质常可引起严重反应。静脉内注入抗原,只适用于急 用动物血清。

  (2)免疫次数及间隔:初次免疫,抗体出现慢、效价低、持续时间短,为建立基础免疫,至少应在一定间隔时间内连续的免疫2~3次,如死疫苗一般需间隔7~10天,免疫3次。类毒素免疫需间隔4周,免疫两次。一般免疫效果可保持数月至1年。用动物制造抗血清蛋白等抗体时,追加免疫注射,注射剂量、途径、间隔均需严加注意,以免动物发生过敏反应死亡。

  (3)机体处于发育的不同阶段,免疫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反应不同。根据动物实验资料,可将免疫反应分为3级,在胚胎期及新生儿早期,抗原可使胚胎早期的免疫活性细胞全部消灭或部分抑制,称为0级反应;生产后的动物不再对该同一抗原发生反应,动物形成免疫耐受(im-munologic tolerance)。出生后,抗原刺激则引起免疫活性细胞增生,形成细胞免疫反应,称为i级反应。出生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引起浆细胞增生,伴随抗体形成,称为ii级反应。

  3.佐剂(adjuvants)的作用 增强免疫作用 。佐剂伴随抗原物质注射机体,可增强抗原的作用,佐剂可使弱抗原物质成为有效的抗原。如明矾沉淀类毒素可刺激免疫活性细胞增殖,可推迟抗原吸收排除,使抗原在体内持续较久 。油剂、结核菌、卡介菌、蜡质等可广泛地刺激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刺激不成熟的浆细胞及淋巴细胞,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佐剂又称免疫增强剂,种类很多,实验室常用福氏佐剂、明矾和氢氧化铝等。

  明矾和氢氧化铝的作用是吸附抗原,以延缓吸收,使抗原刺激得以持久;并刺激局部生成浆细胞,增加抗体生成 。福氏佐剂(freund’s adjuvants)中羊毛脂类物质和石蜡油均能延缓抗原的吸收、裂解与消除,使抗原的刺激持久;抗酸杆菌能引起淋巴结、脾、肌肉中广泛增生浆细胞,提高抗体生成;石蜡油对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有协同作用。完全福氏佐剂的配制是:①取200mg卡介菌加入高压灭菌的优质石蜡油85ml和羊毛脂15ml中。②用无菌注射器或振动混合器混匀,即可使用。不完全福氏佐剂只用石蜡油和羊毛脂混合液,不加入卡介菌。医学全在.线提供

  佐剂与可溶性抗原水溶液一般用等体积混合。如福氏佐剂与等量球蛋白溶液混合,用注射器或振动混合器充分混合,取一小滴滴于水面(4~8。c)上,若不散开,保持滴状,即可应用。

  五、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是存在于人和动物正常血清中、具有酶活性的一组复杂的血清蛋白。由球蛋白、碳水化合物、与磷脂结合而成,约占血清球蛋白总量的10%,不耐热,加热56。c经30min即被灭活。补体参与多种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细菌、红细胞等溶解。但此种作用不是特异性的,即能与任何抗原抗体的复合物结合而发生反应。近年的研究表明补体不仅是机体自身稳定和保护性反应的重要物质之一,而且还参与许多免疫病理的损伤机制 。

  补体系统由9个成分11种血清蛋白质组成,常以符号“c”表示。根据其作用顺序分别命名为c1 、c2 、c3、 c4 、c5、c6 、c7 、c8 和c9。其中c1又由3个亚单位所组成,即c1q、c1r和c1s。c1~ c9代表活化的补体成分。所有补体成分均为大分子蛋白质;除c1q外,皆以不活动形式存在于血清中。

  补体的各种成分由体内不同部位合成。c1由胃肠道上皮细胞合成,c2与c4由巨噬细胞合成,c3主要在肝脏合成,c6、c9也可能在肝脏合成。

  当因某种原因补体被激活时,补体成分便按两种激活途径即c1激活途径和c3激活途径,按一定的顺序呈现连锁的酶促反应,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和维持自稳状态;亦可作为一种介质或效应物质参与机体的免疫病理过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四节 流行病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
145-6 艾滋病相关的卡波西肉瘤
145-7 艾滋病相关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活性细胞及其肿瘤的免疫细胞学
145-11 艾滋病相关的肛门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