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思维”是临床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它虽然没有形成一门学科,但却是每个临床医生都必须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掌握、不断完善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或称“技艺”。在客观条件和知识面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临床思维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医生医疗水平的关键因素。思维能力高的医生往往诊断出别人看不出(而非不知道)的疾病,或采取别人想不到(而非不会用)的治疗措施,使疑难病得到及时和恰当的诊治;思维能力低的医生却工作一般化,甚至贻误病情,使病人蒙受不应有的损失。所谓“庸医杀人不用刀”不是毫无道理的。但是过去在医学教育和研究工作中,对于临床思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临床思维就是医生在诊治病人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其目的是达到对于病情的正确认识和处理。医生要在对病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做出判断并采取对策,这一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临床思维。我们通常说的“临床经验”实际上就是指医生是否善于使自己的临床思维与病人客观实际相符合。
临床思维可大体上分为诊断与治疗两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