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 > 急诊医学 > 正文
眩晕(附头昏)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8/10/15 字体:

 

  五、一般诊断顺序

  (一)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究竟是眩晕还是头昏,记录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二)躯体检查 作详细的内科查体,并作有关疾病(详见病因部分所列)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三)鉴别 根据病史、查体所见等资料,初步定位是中枢性还是周围性眩晕。

  (四)耳科检查 周围性眩晕应作详细的耳科检查:鼓膜,中耳,内耳,电测听,旋转试验,变温试验,眼震电图等。

  (五)神经系统检查 详尽的神经系统查体,头颅X线摄片,包括侧位相、乳突相、内听道相、颞骨岩部相,必要时查脑电图,视觉、脑干和体感诱发电位。

  (六)体位试验 把病人固定在可调的倾斜台(tilting table)上,若有条件连接心电图、脑电图、眼震电图,必要时测血压。先让病人仰卧,片刻后嘱转头(向左或右等)。而后病人取仰卧位,调节倾斜台,于不同角度的头位作有关记录。若有体位性低血压,则应作相应的植物神经功能检查及神经药理检查。

  (七)脑脊液检查 必要时腰穿,除了解压力、常规外,若疑有神经系统本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则应查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合成率、IgG组分区带,病毒和其抗体的定量和定性测定。

  (八)颅脑CT 甚至作颅脑CT和NMR,以利进一步定位,甚至定性。

  六、治疗原则

  当静-动系统及(或)与其有关系统遭到异常刺激时就会发生眩晕。由于此种兴奋在脑干内扩散,累及其他神经结构而致恶心、呕吐、苍白、出汗、虚脱等。故治疗原则应当是:①尽可能地找出并治疗其原发疾病;②应用使这些系统兴奋性降低的药物,如氨茶碱苯海拉明等镇静、止吐药物;③破坏内耳迷路;④选择应用抗胆碱能药物、拟肾上腺素能药物,或抗组胺类药物。

  七、治疗措施

  很多疾病可引起眩晕,眩晕又可有多种伴随症状,故治疗应具体病例具体分析。于此,以梅尼埃综合征为例,介绍一些可能有共性的治疗措施。

  (一)苯海拉明(Dramamine, Dimenhydrinate) 可减少对迷路的刺激,每次25mg,每天2~3次。

  (二)2%赛罗卡因 2~3ml稀释于20%葡萄糖20ml中,静脉注射。女性用2ml,男性用3ml,大致相当于1mg/kg。注射当时可能会有耳堵、头迷糊感,但一般平卧约5min后即消失。对眩晕、眼球震颤、恶心、呕吐等,均相当有效。

  (三)舒必利(Sulpiride) 是一种亲精神药物。它作用于前庭神经元和脑干网状结构的突触。可能是通过提高前庭感受阈值,而使其向网状结构或更高级中枢发放的冲动减少;所以,它对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均有效。一般每次25mg,每天3次。有人把它用以治疗127例外伤性眩晕病人效果良好;且对前庭反应正常或增高病人的疗效,较对前庭反应低者的疗效为好。未发现有明显副作用。

  (四)Innovar 是由亲精神药物氟哌啶(Droperidol)与麻醉剂芬太尼(Fentanyl)以50:1相配而成的合剂。据报道适用于难治性眩晕,能缓解许多周围性眩晕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对前庭有完全性、暂时性抑制作用。静脉注射,一次不超过2ml。一般于静脉注射后1~10min内,眼球震颤消失。对周围性眩晕作用较好且持久(大于170min),对中枢性眩晕作用较差且短暂(短于90min)。副作用不常见,主要有晕厥,疲劳感,可伴短时期的睡眠;未见到有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和锥体外系等副作用。有人主张应缓慢静脉注射,最好事先作好辅助呼吸的准备。

  (五)灭吐灵 有解痉、镇吐作用。可通过周围(自胃和十二指肠到呕吐中枢的传入冲动减少)和中枢(抑制呕吐中枢)作用,而有效地治疗由多种疾病所伴发的恶心、呕吐。

  曾有人报道对梅尼埃综合征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呕吐无效;相反,也曾有大宗报道,在治疗迷路性眩晕中有效。

  (六)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于美尼尔综合征急性发作期可用β-氟美松2~3mg分3~4次服用。急性期后,可每3~5日减去1mg。于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减量期间,为防其反跳,可加用甘草片,6片,每日3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不能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的病例,可用醋氮酰胺等其他抗水肿药。

  (七)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5%或7%碳酸氢钠20~50ml静脉注射,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对眼球震颤虽无明显抑制作用,但能减轻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受累的临床表现。用200~500ml静脉滴注,则效果更好。

  (八)抗胆碱能药物 是一种最有效的抗眩晕剂。它有中枢性和周围性阻断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张力。通过使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张力达到新的平衡,而起到止晕作用。东莨菪碱抗眩晕作用最强,而副作用较小,一次用量以0.6mg为宜。

  (九)拟交感药物 右旋苯丙胺是一种有效的抗眩晕剂。作用中等,持续约6h。单独应用时有烦躁,继续应用可见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副作用。但当与其他抗眩晕药物合用时,可取长补短,互相抵消副作用,增强其抗眩晕作用。一般以右旋苯丙胺10mg和东莨菪碱0.6mg合用为最宜;也可与非那更合用。

  (十)抗组胺类药物 有人认为这是治疗迷路性眩晕的标准对症药物。其抗眩晕机理可能是通过与效应细胞中“感受器部位”竞争性结合,使此种感受器对组胺不起反应;或通过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乙酰胆碱的拮抗作用。口服1h后起作用,4~6h作用渐减弱。此类药物有镇静的副作用。在妊娠3月以内孕妇用后,可能有致畸胎作用。但苯丙胺与东莨菪碱合用无此副作用,可用于早期孕妇。在治疗眩晕中,有用的药物有下列三组:①乙烯醇胺组:乘晕宁和苯海拉明;②哌嗪组:Cycline,氯苯甲嗪,氯苯丁嗪;③吩噻嗪组:非那更,奋乃静三氟拉嗪

  (十一)手术治疗 适用于药物治疗2年以上仍无效者,主要适用于周围性眩晕,如美尼尔综合征等。

  1.内淋巴减压术 适用于梅尼埃综合征。

  2.破坏性手术 分完全性和选择性两种。完全性是把前庭和耳蜗两部分完全破坏;选择性是选择性破坏其前庭部分而保留其耳蜗部分。

  完全性破坏性手术的优点是能较好且持久地缓解其眩晕。缺点是术后手术侧耳全聋。适用于单侧病变,且听力已严重、持久地受损者。禁用于双侧病变者。因为,对这些病人来说,保留其残存的听力极为重要。手术包括经外耳道、经耳后的迷路全切除术,和经迷路的第Ⅷ脑神经切断术。经外耳道迷路全切除术的成功率可达95%。有人认为经迷路的第Ⅷ脑神经切断术最有效。

  选择性破坏性手术的优点是既能防止病人眩晕的进一步发作,又不影响其残存之听力。其缺点是由于耳蜗和前庭神经终末器官间存在着密切的解剖和功能上的联系,故其成功率相对较低。且对耳鸣无效,适用于双侧病变,或一侧病变而希望保留其残存的听力者。

  手术包括中颅窝的前庭神经切断术,超声治疗(用超声选择性破坏其半规管嵴,而不损伤其考蒂器),冷冻治疗(用低温控针选择性破坏其内耳迷路,而不损伤其耳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二十六章 疾病的分布
第六节 白癜风(Vitligo)
第六节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第六节 产褥期母体变化及母婴保健
第六十章 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内科处理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