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非血栓性栓塞
(一)最常见脂肪栓塞 栓子主要来自长骨骨折,骨折时可形成骨髓脂肪栓。长骨骨折及骨盆骨折中仅2%病人发生典型的肺栓塞,有50%的病人可出现亚临床的脂肪栓塞,如暂时性缺氧及血小板降低。偶尔栓子也可来自外伤的脂肪组织及肝内脂肪。
临床表现:潜伏期约12~36h,或更长。在潜伏期内病人可无症状。以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紫绀、精神不安宁、易激动、谵妄,继之昏迷。体检可见上胸部、腋窝及颈部有瘀斑,甚至也见于结膜及眼底视网膜。胸片显示正常,或有弥漫性小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也有线样纹理增多,上述阴影似从肺门处向外辐射。实验室检查见贫血、血小板降低、显微镜下可发现外伤部位的静脉血内有脂肪颗粒、血沉增快、PaO2降低及一些凝血试验异常。静脉内的脂肪颗粒也可用冷冻法及滤过法测定。滤过法是使静脉血经8μm孔的Millipore过滤器,剩留下的脂肪颗粒用苏丹Ⅲ染色即可显示出。本病的病理生理目前还不清楚,可能与脂肪组织释放脂蛋白酶有关,它可使水解的甘油三酯产生自由脂肪酸,从而引起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聚集,形成血栓。也可能肺小动脉被集合的脂肪阻塞后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为什么仅少数病人易产生脂肪栓塞呢?推测这些病人可能有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谢及凝血机制的异常,使血管脆性增高,对外来的刺激易引起异常的神经反射。确实在脂肪栓塞的病人中常有糖尿病、β脂蛋白增高及血小板聚集的异常。
脂肪栓塞的诊断依据是1个主要症状和4个次要临床表现,并证明静脉血内有脂肪微粒及低氧血症。主要症状:①呼吸功能不全;②脑部损伤;③瘀斑。次要临床表现为:①发热;②心动过速;③视网膜改变;④黄疸;⑤肾功能改变;⑥贫血;⑦血小板计数下降;⑧血沉增快。由于病人的临床表现不同,基本可分三类。①超急性反应:患者往往死于脑及冠状动脉的脂肪栓塞;②典型的临床表现:有明显的肺水肿,轻度凝血酶原时间及活性凝血酶原激酶时间延长,血小板下降,低氧血症,必须吸入40%浓度的氧才得到纠正,有典型胸片表现;③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型:胸片有急性肺水肿表现,明显低氧血症,必须吸入60%浓度的氧才得到纠正,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如凝血酶原时间及活性凝血酶原激酶时间明显延长、血小板下降、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并出现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
治疗方法:最重要的是吸氧,一般吸氧浓度达50%以上。必要时作气管插管,并用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对病人可能是有益的,常用甲基氢化泼尼松,剂量为30mg/kg体重,于8h内静脉滴入。及时使用激素后可防止低氧血症、凝血机制异常及血小板下降。必要时进行抗凝治疗。前列环素PGI2对减轻肺的脂肪微栓塞可能有一定效果。由于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因此病死率达8%。
(二)羊水栓塞 偶可发生在正常分娩或剖宫产。突然引起大块栓塞,或肺微血管栓塞,导至休克和死亡。症状的轻重决定于进入静脉系统的羊水量。羊水特别容易诱发肺血管或其他处的血栓形成。治疗方法主要是支持疗法及抗凝治疗。
(三)气体栓塞
1.可发生于潜于员作潜水操作中,尤其从10m以下深水向上潜升时。一旦有意外故障,或突然发生支气管痉挛时,使体内的压缩气体不易排出,此时作用于机体的压力越来越降低,体内的空气容量随之渐增大。当作用于肺实质压力为10.7kPa(80mmHg)时,肺泡发生破裂,气体即进入循环系统,引起气栓塞。发生气栓栓塞的其他原因有减压性爆炸、肺瘤转移至大血管或心脏、乳腺损伤及医源性空气栓塞。后者见于头颈部手术,如颅骨切除术静脉气栓发生率为21%~29%,枕部颅骨切开术的发生率为40%。也见于血管破裂、各种手术、血液透析及静脉注射。特别应警惕锁骨下静脉内插管输液,当有意外时,空气进入血管的速度为100ml/s,已有报告注入100~300ml气体可至死。
2.临床表现 决定于气体栓塞是静脉抑或是动脉、气体的量及种类。静脉栓塞时,气体可进入右心腔和肺血管网,当气体进入血管的速率为1ml/min,或进入量为1ml/kg体重,病人尚能耐受,若进入气体量较上述明显增多时即可产生临床症状。大量气栓时,可阻塞血流进入右心腔,称之空气阻断(air lock),此时有生命危险。气泡进入肺动脉后,可产生急性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肺水肿,病人出现不适感、气短、胸骨后疼痛及心律紊乱。体检见血压下降、紫绀、哮鸣音、大理石样皮肤及特殊的磨坊轮转的杂音(millwheel murmur)。这一杂音在心脏区可听到,也如压缩的海绵声,或大声咀嚼声。动脉气栓栓塞时常伴有脑神经损伤、感觉障碍、复视、癫痫、单瘫或偏瘫、关节活动障碍;眼底镜显示视网膜血管内有气泡可见;利贝迈斯特体征(Liebermeister’s sign)阳性,即由于动脉堵塞后,舌急剧发白;皮肤行小切开后可见有气泡的血流;头颅相显示血管内有气泡。
当发生动脉、静脉气栓栓塞时,ECG常显示急性肺心病、室内传导阻滞及心肌缺血。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下降,PCO2稍增加。
3.治疗方法
(1)压缩治疗:是气栓栓塞主要治疗方法。立即将病人送入高压室内,若是静脉栓塞,置病人左侧卧褥疮位,以防止右心室气体进入肺血管网,或从未闭卵圆孔进入动脉系统。若是动脉栓塞,可置病人于Trendelenbury位,即垂头仰卧位。并给病人吸纯氧。然后增加室内压力,静脉栓塞时压力增为304kPa,动脉栓塞压力增为608kPa。经上述处理使体内气体立即收缩,随后进入较小的血管分支,以减少气栓的危险性。并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当气栓消失后再逐渐减压。
(2)中心静脉插管:尤其大量气栓时,插管可使气体移动,进入右心室,然后用注射器抽取。
(3)吸纯氧:可防止氮气进入血流;吸纯氧后,使血流中氮浓度降低,产生有利于氮向组织弥散的梯度。
(4)输入等渗液体:因血容量低下时,气栓的严重度也加重。
(5)应用肝素抗凝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四)非栓子性血管炎性肺动脉阻塞 目前有增多趋向,常与静脉内用药有关。药物本身,或与药物混合的滑石可诱发血栓形成及血管炎,与PTE很难区别,长期反覆发作可成为不可逆性,并逐渐形成肺动脉高压。
参考文献
[1] Smith W: 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ed 17,p426,WB Saunders Company,Philadeiphia,1985
[2] Hirsh J: Venous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Diagnostic Methods.edl,p123,Churchil Livingstone,Edinburgh London Melbourne,1987
[3] Fulkerson WJ et al: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 Arch.Intern.Med.1986;146:961
[4] Hull R et al: Pulmonary angiography,ventilation lung scannigng and venography for clinically suspected pulmonary embolism in the abnormal perfusion scan.Ann Intern Med. 1983;98:891
[5] Piers DB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travenous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and ventitation perfusion scans in suspected pulmonary embolism Chest 1987;91:873
[6] Braunwald et al: 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edll,p1105,McGraw-Hill book company,New York,1987
[7] Flenley DC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respiratory medicine.p135.Churchill Livingstone New York .1986
[8] Brenner,BE et al: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Re respiratory emergencies.p273.An aspen publication Aspen sysetems corporation Rockville.1985
[9] Leeper KV et al : Treatment of massive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The use of low doses of intrapulmonary arterial streptokinases combined with full doses of systemic heparin.Chest ,1988;9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