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一般以Treitz韧带为界划分为上、下消化道出血。由于空肠和回肠引起出血的病变较少,因此下消化道出血主要来自结肠。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急症,尽管近年来增加了许多新的诊断方法,但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仍在10%左右。
呕血(红色或咖啡状)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呕血的颜色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及血液在胃内停滞时间的长短。如果血液在胃内经盐酸作用后变成酸性血红素则呈咖啡色,若出血量大,未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则为鲜红色或伴有血块。多量上消化道或高位小肠出血后排出的大便呈黑色或柏油状,后者粘稠而有光泽,一般需要血液在肠道内停留8h以上,使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细菌作用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可致。当出血量大、速度快,大便可呈暗红或鲜红色,容易误为下消化道出血。有时低位小肠或回盲部出血量少,在肠道停留时间较长,粪便亦可呈黑色,但一般不呈柏油状,勿误以为上消化道出血。直肠部位以下的出血不仅血色鲜红,排出体外后尚可凝成血块。
在确定消化道出血前,应排除口腔、鼻咽部出血所咽下的血液,注意区分咯血,并识别由于服用铁剂、铋剂、炭片、美鼠李皮、中草药等以及进食富含动物血食物所致的黑便。一般药物所致的黑便缺乏光泽。
当发生消化道出血后,需迅速对下列问题作出判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