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 > 急诊医学 > 正文
肾脏微循环结构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8/10/15 字体:

 

  肾小球内毛细血管介于入球动脉和出球动脉之间。出球动脉的阻力变化和阻力调节对维持肾小球内毛细血管阻力很重要,同时出球动脉对其下行的毛细血管和肾小管的回吸收有重要影响,而且毛细血管内压力应保持一定的低水平。鉴于出球动脉的长短、肌层的厚薄,在肾脏各部分肾小球之间并不一致,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和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之间的压力差,可能亦不相同。

  入球动脉进入肾小球囊后,即形成毛细血管襻,并分成几叶。在较大的毛细血管之间,有较小的毛细血管分支,使小叶之间发生联系。毛细血管最后汇集一处,结合成出球动脉。毛细血管壁分为内皮细胞、基底膜和上皮细胞。系膜细胞存在于小球毛细血管之间。内皮细胞之间具有小窗样孔道,直径为500~1000,中间没有横隔。基底膜在人类约厚3000,按电镜下呈现密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层,即中间为致密层,两侧为稀疏层。肾小球毛细血管表面带有负电荷,肾小球对滤过物质除分子量大小外,还受电荷影响。

  肾髓质血流仅占肾脏血流量的小部分,但髓质须浓缩大量血浆,最后形成每日1500ml左右的尿液排出。

图4-2 内、外髓层毛细血管形态

图4-3 叶间弓形静脉

  髓质微循环从髓旁肾小球出球动脉以后开始,髓质部分可分为外髓层(outer medulla)和内髓层(inner medulla),外髓层又分为外带(outer stripe)和内带(inner stripe)。外髓层包括小管升降支、细降支和粗升支以及集合管,血管束和毛细血管网也交织在该部分。内髓层包括亨利升降支和集合管,毛细血管呈直血管型态(图4-2)。如前所述,出球动脉,进入髓质外带后,形成马尾状20~30分支,称直小血管降支,呈束状走向,向下延伸,形成毛细血管丛,在内带区比较稠密,到达内髓层,则比较稀疏。最后与直小血管升支汇合,引流入叶间或弓形静脉(图4-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五节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
第一节 药物抗早孕
第二节 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parasympath
第二节 急性牙槽脓肿
第一节 恶性肿瘤的流行特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