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 > 放射诊断学 > 正文
产科疾病X线诊断检查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8/10/15 字体:

  一、胎儿

  由于近代B超无损伤性检查的发展,故胎儿X线检查已成为次要。胎儿的早期诊断及多胎、死胎、胎儿畸形等详见B超诊断。

  二、骨盆测量

  X线骨盆测量能经较精确地测量骨盆内径和胎头大小,观察骨盆形态和胎位、从而判断产妇有无自然分娩的可能性。

  (一)摄片体位和方法

  在满足测量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曝光量力求减少。目前多主张摄前后位片和侧位片。

  1.前后位片仰卧位或立位,前者较好,可使体厚稍薄。主要观察骨盆横径。摄仰卧位片时要求两髋和两膝半屈,记录耻骨联合至台面的距离。

  2.侧位片侧卧位,立位或仰卧位水平投照。摄片要使两侧股骨头重合。摄侧位片时,两腿尽量伸直,两腿间夹以沙袋固定,以避免股骨与耻骨联合重叠。记录臀中线至台面的距离。

  (二)校正尺的制作和使用

  测量骨盆各径线时要对摄片引起的放大进行校正。通常用一特制金属尺,每隔1cm打一小孔,将其置于距台面的不同高度,摄制成一套校正尺,然后用此套尺进行测量。选用和臀中线至台面距离相应的校正尺在侧位片上测骨盆各前后径;选用耻骨联合至台面距离减去10cm的校正尺在前后片上测量骨盆各横径。

  (三)骨盆各径线的测量方法(图6-14)

  骨盆入口前后径;侧位片上耻骨联合后上缘向下1cm处至骶骨岬的距离。

  骨盆入口横径:前后位片上骨盆入口的最大横径。

  骨盆中部前后径:侧位片上耻骨联合后下缘经两侧坐骨棘的平均点至骶骨面的距离。

  骨盆中部横径:前后片上两坐骨棘间的距离。

  骨盆出口后半前后径:侧位片上两侧坐骨结节之间中点至骶骨末节的联线。

  骨盆出口横径:在前后位片上,沿骨盆外侧壁及闭孔外侧壁作联线,并将此线延伸与坐骨结节下缘相交。取两侧交点之间的距离。

  正常妇女骨盆各内径数值见表1

图6-14 骨盆测量径线图

A. 侧位 B.前后位

表1 正常妇女骨盆各径线平均值与临界值

部位 前后径 横径
  平均值(cm) 临界值(cm) 平均值(cm) 临界值(cm)
骨盆入口 11.6      11.0 12.3     12.0
骨盆中部 12.2      11.0 10.5     10.0
骨盆出口 5.7* 11.8

*为后半前后径

  (四)胎头测量

  测量胎头的方法很多,通常测量胎头平均直径和平均周径。胎头顶部到达坐骨棘平面称为胎头入盆或称衔接。胎头部分入盆后,正位观胎头中心与母正中线相重合,故可用测量骨盆前后径相同的校正尺在侧位片上测胎头。侧位观胎头中心与测量骨盆横径的平面不相重合,故需先在侧位片上测得胎头中心至母体背侧线的垂直距离,然后用相应的校正尺在正位片上测量胎头。胎头平均直径的测量方法是测量胎头任意两条互相垂直的最大径,取其平均值即得。胎头平均周径按以下公式求得。

  胎头平均周径(cm)=胎头平均直径(cm)×π+1.5(cm)

  π为圆周率,约3.14;1.5cm是头皮增加的周径。正常胎头平均直径为10.5cm,平均周径为34-35cm。胎头在分娩过程中受产道的压力可略塑形变小,以利于胎儿娩出。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106-2 龋病(龋齿;龋洞)
146-2 T细胞和细胞免疫
7-6 腹部疾病CT诊断
224-6 慢性肾炎性-蛋白尿综合征(慢性肾小球
286-3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