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是涎腺中最大腺体。位于外耳道前方颈筋膜内,腺管横过咬肌开口于上颌第二磨芽颊侧粘膜,主导管位于外耳道至鼻翼和口角连线的中1/3处。腮腺疾病的X线检查以腮腺造影为主;CT和MRI能直接显示腮腺结构及病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一、X线诊断
腮腺软组织摄影采用后前位。侧位或口内片,主要用于观察涎石。腮腺造影是经导管开口注入40%碘化油或60%泛影葡胺1~1.5ml后,摄后前和侧位造影片。功能片是将蘸有2.5%棕檬酸的棉签含于舌背1分钟,以刺激腮腺分泌排空造影剂,再用清水漱口后摄片。正常时腮腺内造影剂应大部分排空。
(一)涎石 软组织摄影可显示涎石的部位、大小和数目。涎石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均匀或分层,沿主导管方向排列。少数非钙化的阴性涎石则需作腮腺造影诊断。
(二)腮腺炎 常见为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偶可为结核性。造影上可有三型表现:①主导管及叶导管扩张,边缘不整呈腊肠状;②腺体内小导管扩张,呈多数小囊影,弥漫分布;③整个导管系均有扩张,腺体破坏萎缩,代表腮腺炎的晚期。
(三)肿瘤 良性肿瘤有混合瘤、腺瘤、腺淋巴瘤、血管瘤、淋巴瘤和脂肪瘤等,恶性肿瘤有恶性混合瘤、粘液皮样癌、腺癌和转移瘤等。腮腺造影良性肿瘤显示导管阻塞扩张和受压移位,充盈缺损的边缘整齐,清楚。恶性肿瘤可见导管侵蚀破坏,边缘不整齐,出现杯口压缩或突然截断;造影剂外溢显示腺体内不规则充盈区;充盈缺损不规则,其边缘模糊,下颌骨侵蚀破坏。
(四)米枯力兹(Mikulcz)病 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中年妇女。双侧腮腺和泪腺弥漫性肿大或呈结节状肿块,临床上有口干、眼干症状,如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称为舍格林(Sjōgren)综合征。造影表现为未梢导管扩张,或伴有主导管扩张及充盈缺损,腺体萎缩,腺泡无造影剂充盈。如表现为肿块病变,则不易与腮腺的良恶性肿瘤区别。
二、CT与MRI诊断
腮腺造影结合CT扫描对查出腮腺疾病的敏感性很高,几乎可达100%;但对病变的性质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其诊断特异性约75%,主要困难是在肿瘤与炎症的鉴别诊断方面。CT的主要作用在于判断肿瘤的部位及蔓延范围,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的鉴别,以及腮腺外肿瘤的侵犯等。良性肿瘤的CT特征是肿块多呈类圆形,边缘光整,密度均匀,血管瘤有明显的强化。恶性肿瘤的形态多不规则,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匀,肿块内常有出血、坏死或囊变,且常侵犯周围软组织及脂肪间隙,颅底骨质破坏及淋巴结转移。
腮腺内含有脂肪,在MRI显示为高信号图像,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对比鲜明。且腮腺中较低信号的面神经亦可衬托显影,提供临床更多的信息资料,对于确定治疗方案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