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长的第三腰椎横突受到反复牵拉损伤而引起的限局性压痛及一系列综合征。
症状较轻者,针灸、按摩、理疗及外敷药物及口服消炎镇痛药物均有效。
针灸可在痛点(阿是穴)用一根针强刺激手法。深刺达病区,捻针柄以提高针感,已有酸、麻、胀、串等“得气”征时,可留针10~15分钟。10次为一疗程,一般需1~2疗程。
封闭疗法也是常用的方法,在压痛点注入醋酸强的松龙25mg加1%或0.5%普鲁卡因3~10mL,每周一次,四次为一疗程。要求注入部位一定要准确,注射时医生先以左手拇指触到横突尖为指示目标,然后沿拇指尖刺入2~3cm,如有骨性感觉,即证明刺中横突尖,再将药物注入。如果注射准确,注入药物后弯腰及压痛点可完全无痛。
经保守疗法无效时,对于反复再发或长期不能治愈时,可考虑手术切除过长的横突尖及周围的炎性组织,术中可同时松解受压的股外侧皮神经,即可彻底治愈。
第三腰椎横突比其他腰椎的后伸曲度大,向侧方延伸最长,位于腰椎中部,两侧腰椎横突联线形成以第三腰椎横突尖为顶点的纵长菱形。第一、二腰椎横突外侧有下部肋骨覆盖,第四、五腰椎横突深居于髂骨内侧,只有第三腰椎横突缺乏肋骨及髂骨保护,因而易受损害。
腰椎横突末端附着不少与躯干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肌肉及筋膜,主要有腹横肌、腰方肌、腰大肌、骶棘肌及腰背筋膜。坚强的腰背筋膜深层附着于腰椎横突末端、季肋及髂嵴,腹横肌移行于腰背筋膜而附着于横突。腹内压的变化可通过腹横肌而影响到横突末端的组织。
第三腰椎位于腰前凸曲线之顶点,背阔肌的髂腰部分纤维止于第三腰椎横突,腰大肌的部分肌纤维也止于此处,骶棘肌的一部分肌纤维也止于此,因此,第三腰椎成了腰椎的活动中心,起到了类似接力站的作用,为腰椎屈、伸、侧弯及旋体的枢纽,所受的杠杆作用最大。而第三腰椎横突更是受力点。由于第三腰椎横突较长,以致附着于此处的肌肉、筋膜、韧带能有效地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及正常的活动。较长的横突又能增强肌肉的杠杆作用,肌肉收缩牵拉机会多,拉力最大,当这些组织异常收缩时,横突末端首当其冲。这种解剖特点构成末端易受损伤的基础,往往因劳损而引起横突末端周围的纤维织炎。横突越长,发病率越高,以单侧多见。
第三腰椎横突端后方紧贴着第二腰神经根的后枝,当前屈及向对侧弯腰时,该后枝被横突挑起或受磨损而引起该神经枝支配区痛、麻,也能牵涉到第二腰神经前枝而引起反射痛,达臀部及大腿前侧。第三腰椎横突前方深面有腰丛神经的股外侧皮神经干通过,并分布到大腿外侧及膝部。如横突过长、过大或伴有纤维织炎时,能使该神经受累并出现股外侧皮神经痛。此病变波及附近的闭孔神经甚至于肌神经时,疼痛也可出现于髋部或大腿。
此外,原有风湿病的腰痛患者,也可能由于风湿病削弱了机体的抵抗力而引起腰痛。
患病时可为腰部酸痛,也可剧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可达臀部及大腿前方。腰部后仰不痛,向对侧弯腰受限。
重要的体征是第三腰椎横突外缘,相当于第三腰椎棘突旁4cm处,尤其是瘦长型患者可触到横突尖端并有明显的压痛及限局性肌紧张或肌痉挛。按压时由于第二腰神经分支受刺激而引起放射痛达大腿及膝部。
X线平片可见第三腰椎横突较长。
压痛点用1%或0.5%普鲁卡因10~20mL注射后,疼痛及压痛消失。
根据压痛点及注射普鲁卡因有效,并结合病史、症状及其他体征可鉴别其他疾患引起的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