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神经痛是一种顽固性的神经伤后疼痛症状。各国学者统计,其发生率不尽相同,1~38%不等。
1.时间性 伤后持续数月、数年以上,每日持续数小时甚至无间歇时间。
2.性质 难言的灼性疼痛。
3.范围 超越损伤神经的支配区。
4.程度 轻者影响情绪,重者痛苦不堪,不思食宿,无法忍受。
发病情况 男女之比为5∶1,以20~40岁多见(小儿极少)。好发部位依次为臂丛神经,坐骨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指神经。
1.保守治疗
发病时间短,3个月以内。对情绪波动大者,倾向于保守治疗。
(1)全身封闭疗法:0.5%普鲁卡因500ml静脉封闭,或0.05%普鲁卡因经颈动脉注入150~250ml。
(2)星状神经节封闭,锁骨上,胸锁乳突肌两个头之间注入,注入准确后有Horner征。封闭后,有效者可维持3小时,以后可手术切除星状神经节。
(3)对于下肢,腰交感神经节封闭治疗。强调及早综合治疗。
(4)药物、利眠宁10mg,3次/d,泰尔登25mg,3次/d。
(5)其他方法:理疗、电兴奋、共鸣火花、针灸、音乐等。
2.手术治疗
(1)血管手术:与神经伴行的主要血管损伤,应当修复,血管本身的神经缺氧无疑也是造成灼性痛的因素之一。
(2)神经手术:快刀切除痛性神经瘤,让其固缩在血运丰富的软组织内。
神经瘤切除后,将神经分成两束,两束作端端吻接,有利于轴浆的循环流动平衡。
切除疤痕较多和有张力的神经干,代之以神经移植。
(3)中枢痛觉神经元手术:尾状核埋置电极等手术。
(4)交感神经手术:星状神经节切除,颈胸腰交感神经节切除。
1.缺血因素 ①神经处于疤痕床中。②神经伴行的大血管损伤。③神经于本身的微循环破坏,严重挤压伤如药物性神经损伤。
实验表明缺血可使有髓纤维产生脱髓鞘改变,外露的神经纤维失去其绝缘成分,组织代谢化学物质的刺激如酸性离子、儿茶酚胺等,局部疤痕的绞窄刺激均直接作用到轴突上,产生灼性神经痛。
轴浆的运输需三磷酸腺苷供能,轴浆中的线粒体是供能的根源,必须靠氧代谢,实验表明如用氮化钠或氰化物造成缺氧,轴浆快速运输在15分钟内迅速停止,如氧供应不足,即产生传导异常。有氧时,为正常的感觉纤维传导,传导时间快,定位准,范围适度。缺氧时,正常的感觉纤维快传导受阻,出现需氧量少的慢纤维传导,则慢纤维所传导的痛觉、传导时间长,定位模糊,范围大,性质如灼痛。
2.交感神经的因素
(1)交感神经:小纤维、无髓纤维耐受缺血能力较强。
(2)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大量5-羟色胺。
(3)交感神经纤维最终进入中枢的网状结构(抗痛结构)对网状结构产生抑制作用。
临床资料支持交感神经因素学说的有:①(正中、尺、坐骨神经)为交感神经富有的神经。②切除交感神经节,可缓解症状。③灼性神经瘤的分布区与交感神经随血管的分布相一致。
3.大脑皮层因素
(1)战争时间发病率明显高于和平时期。
(2)大脑皮层对灼性神经瘤产生兴奋灶与近年的神经“再教育学说”一致。
疼痛在神经损伤2周开始,灼性部位广泛,持续时间较长,严重者食宿不安、情绪波动,以致产生病态人格及特殊行为。发病情况:男女之比为5∶1,以20~40岁多见(小儿极少)。好发部位依次为臂丛神经,坐骨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指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