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是由多种病毒组成的一组病毒,其中一些病毒可引起以呼吸道粘膜和眼结膜炎症以及粘膜下组织和局部淋巴样组织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发热性疾病。
腺病毒为DNA病毒,有三种与核壳有关的主要抗原(六邻体,五邻体和纤维)。这些抗原可用于病毒的鉴定和分型。有时腺病毒伴有一种较小的DNA病毒,后者被称为腺相关病毒,这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有腺病毒的辅助才能复制,其重要性尚未知晓。
城市居民中约4%~5%临床诊断的呼吸道疾病由腺病毒引起。在40多种已知的腺病毒血清型中,对它们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已作充分研究的仅为少数(表162-4)。不同血清型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1型,2型和5型可在出生几个月或几年的幼儿中引起呼吸道或肠道疾病的急性,范围局限的流行,并且在某些时期2型较为常见。3型在较大的儿童及成人中引起典型的急性咽结膜热(APC),特别在夏令营和游泳池多见。在新兵营常发生急性呼吸道疾病(ARD),由4,7,14和21型引起。在一些国家的城市居民中也可发生ARD流行,但在美国并不常见。流行性角结膜炎(EKC)由几种血清型引起,主要见于工厂和眼科诊所的工作人员。腺病毒的某些型仅感染肠道,通常不引起症状,但也可引起肠炎,肠系膜淋巴腺炎和肠套叠。1,2和5型腺病毒感染后,可在扁桃体和腺样体中潜伏。80%的被摘除的扁桃体中含有这种病毒。
在冬季,4型或7型腺病毒感染在新兵中引起有症状的疾病,其中大约25%因发热或下呼吸道感染需要住院。在夏季,急性咽结膜炎在3型感染中占较高比例。腺病毒一般通过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或污染的物品而获得,经空气或水源(游泳)传播。
症状和体征
急性发热性呼吸道疾病是儿童腺病毒感染的常见临床表现。潜伏期可达10天。在局限于住宅区或托儿所的典型暴发流行中,一些受感染的儿童仅有发热,而无局部体征;另一些有发热和咽炎;还有的有发热并伴咽炎,气管炎,支气管,有中度的持续性干咳,极少数还可有肺炎。腺病毒性肺炎的咳嗽可与小儿百日咳的咳嗽相混淆。有时咽淋巴样持续增生,导致咽鼓管阻塞,并可引起中耳炎。局部淋巴结常有肿大,有时有压痛,但从不化脓。实验室检查通常正常,有时有淋巴细胞增多。
部队征兵期间曾在新兵中观察到一种被命名为急性呼吸道疾病(ARD)的综合征。ARD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寒战和头痛。呼吸道症状包括咽炎,声音嘶哑和干咳。该病可与链球菌性咽炎或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似。有颈部淋巴结病变,但其压痛不如链球菌性咽炎时明显。体表可出现明显的红斑性皮疹,并可有病毒血症和病毒尿症,但这种病毒尿症不产生类似流行性出血性膀胱炎的症状,后者是11型腺病毒引起的原发性疾病。除了大约10%的病人出现音和肺炎的X线变化外,一般体征很少。发热通常于2~4天内消退。如无意外,康复可能还需要10~14天。在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可出现慢性病毒血症和排病毒状态。
婴儿病毒性肺炎是一种罕见而特异的临床病理类型。在法国,南非,美国,中国和日本曾发生过小的流行,有因肺炎病变广泛而死亡者。
急性咽结膜性发热(APC)产生发热,咽炎和结膜炎临床三联征。感染有时通过水传播,潜伏期为5~10天。在典型的暴发流行中,50%或以上的病人有上述三联征,而另一些病人则有其中1或2项症状。结膜炎开始是单侧的,有时有疼痛。除咽炎外,还可发生下呼吸道受累并伴咳嗽。该病通常在1周内消退,但滤泡性结膜炎可再持续几天。
无全身症状的结膜炎是由几种不同血清型的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临床表现。最常发生于年轻人,主要是APC患儿的父母,是自限性良性疾病。发病突然,通常为单侧,症状和体征包括眼的异物感,流泪,睑结膜和球结膜灶性红斑。分泌物为粘液状而非脓性。大约半数病人的另一侧眼睛随后受感染,通常不严重。起病2~4天后,睑结膜粘膜下淋巴样组织出现持续的滤泡增生,甚至很像早期沙眼。通常耳前和后颈部淋巴结肿大,眼受累较重的一侧较为显著。偶可发生轻度咽喉痛,常与受感染的眼睛同侧。该病的病程经过较轻,但局灶性结膜出血和眼周水肿也偶可发生。www.med126.com
流行性角结膜炎(EKC)是由腺病毒引起的,特异性的,有时是严重的流行病。该病在日本存在多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在美国流行,主要在东西海岸的造船工人中流行。自那时起,在美国仅发生散在流行,但在欧洲和亚洲却发生大的流行。发病突然,一眼发红并伴球结膜水肿,随后出现眼周肿胀,耳前淋巴结病变及浅表角膜混浊。不像疱疹性角膜炎,它不会造成角膜溃疡,但常有局部疼痛,与异物刺激引起的相似。1周内另一侧眼亦可开始受累。全身症状和体征轻或缺如。该病通常3~4周内痊愈,但角膜混浊可持续较长时间,并且视力可能永久性受损。
尸检显微镜下发现单侧的,广泛的包涵体肺炎;核内包涵体与组织培养中所见的相似。对由腺病毒引起的结膜和咽部粘膜的浅表病变进行活检,发现毛细血管扩张,偶尔粘膜下出血及单核细胞浸润,但未见核内包涵体。由呼吸道致病型腺病毒引起的结膜炎一般为良性的,但有时可发生角结膜炎(如由8型病毒引起的)伴角膜混浊和视力受损。
诊断
临床上对腺病毒感染的诊断仅为推测性的,而当发生APC,EKC和ARD流行时,其临床或/和流行病学特征是明确无误的。在腺病毒疾病的急性期间,7~10日内可从呼吸道和眼分泌物中分离出病毒,也常可从粪便和尿中分离出病毒,后者除流行病学调查外较少应用。血清抗体滴度升高4倍表明有近期腺病毒感染。
预后和预防
腺病毒感染一般为良性,且病程较短。除极少数发生于婴儿和新兵的暴发型原发性肺炎外,即使是严重的腺病毒肺炎也不引起死亡。
疫苗口服4型和7型腺病毒活疫苗的肠溶胶囊已使军人中的ARD明显减少;然而,这种疫苗对一般居民来说,既不推荐应用,也不出售。病毒通过疫苗传播是可能的,但这无关紧要。其他几种血清型的疫苗已经研制,但尚无商品出售。
清洗十分重要,因为在居民中由腺病毒造成的结膜炎的暴发流行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体(如毛巾,器械等),分泌物或手指而传播的。为预防病毒的传播,应提倡正确的消毒措施,在检查受感染病人的前后要换手套和洗手,避免多次使用眼科器械。
治疗
一般采用对症和支持疗法。在急性发热期可卧床休息。除非头痛和全身不适难以忍受,一般不用阿司匹林;由于可能导致Reye综合征,所以儿童应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很少需用可待因之类的镇痛药。婴儿重症肺炎和EKC需要密切监护,以防止前者发生死亡和后者发生永久性视力障碍。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可减轻EKC和腺病毒结膜炎的症状并缩短病程。但是在角膜溃疡的情况下,这种治疗是危险的,应由眼科医生指导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