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最小的寄生物;它们完全依赖细胞(细菌,植物或动物)而复制。病毒的外壳为蛋白质,有时为脂质,核心为RNA或DNA核酸。在许多情况下,核心穿入易感细胞并引起感染。
病毒大小从0.02μ~0.3μ,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但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病毒可用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方法鉴定。与大多数其他寄生物一样,病毒可以刺激宿主产生抗体。
有几百种不同的病毒可以感染人体。许多病毒刚被发现不久,它们的临床意义尚未完全认识。虽然许多病毒感染宿主而不引起症状,然而,由于它们广泛地,有时是全球性地存在,因此造成重要的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
原发感染人体的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肠道排泄物传播。这些病毒(表162-1)见于世界各地,其传播受下列因素限制:先天的抵抗性,以往感染产生免疫或疫苗接种,健康及其他公共卫生措施,以及抗病毒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动物源性病毒主要在动物中完成其生物学周期,人类仅是次要的或偶然的宿主。这些病毒(表162-2)限于某些地域和环境,在那里它们能在人体外完成其感染的自然周期(脊椎动物或节肢动物或二者均有)。
有些病毒具有致癌性。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逆转录病毒)1型与人白血病和淋巴瘤有关。Epstein-Barr病毒也与一些恶性肿瘤相关,如鼻咽癌(参见第87章),伯基特淋巴瘤(参见第139节),霍奇金病,以及用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受体的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相关病毒与卡波西肉瘤(参见第126章),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以及Castleman病(一种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有关。
慢病毒感染的特点是潜伏期长并造成慢性退行性病变,如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麻疹病毒),进行性风疹性全脑炎,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JC病毒),以及克雅病(朊病毒病)(参见下述的慢病毒感染以及第265节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和进行性风疹性全脑炎)。
潜伏感染-病毒感染的一种静止状态-导致存在免疫反应的情况下感染的复发,并且有助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疱疹病毒就是如此。
诊断
仅有少数病毒性疾病可依据临床或流行病学资料作出诊断(如一些众所周知的病毒性综合征-参见第265节病毒感染中的麻疹,风疹,幼儿急疹,传染性红斑及水痘)。诊断通常需要实验室检查,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学试验敏感,特异,但所需时间长,较为快速的诊断有时可采用培养,聚合酶链法或病毒抗原检测。组织病理学有时也能有助于诊断。特异的诊断方法在本书的另处叙述。许多州卫生实验室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提供诊断上的帮助。
预防和治疗
普遍应用的能产生主动免疫的有效疫苗包括流感,麻疹,腮腺炎,脊髓灰质炎,狂犬病,风疹,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水痘和黄热病。一种有效的腺病毒疫苗可买到,但仅用于高危人群,如新兵。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也可买到,用于被动免疫预防(参见第152节和256节儿童期免疫接种)。
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某些病毒的药物已经上市:金刚烷或金刚乙胺用于甲型流感,阿昔洛韦,缬昔洛韦和泛昔洛韦等用于单纯疱疹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更昔洛韦,膦甲酸以及西多法韦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等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目前干扰素的应用限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参见第15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