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导管既可解决输液又可较少发生潜在并发症(如静脉血栓形成,局部组织坏死);中心静脉,肺动脉和肺毛细血管楔嵌压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见下文);以及估计心排血量和周围或肺血管阻力。中心静脉压(CVP)确定和协助容量状况监测。在心包填塞或肺栓塞时CVL能提供血流动力学资料。
CVP在上腔静脉(SVC)测量平均压,反映了右心室舒张末期或前负荷压力。从CVP取得的资料必须谨慎地分析,尤其在出现心脏病时。当低血压病人伴CVP<5mmHg时多为血容量不足,可安全地给予液体。当CVP>15mmHg时则需谨慎给予液体以免水分过多。液体恢复期的CVP变化比实际值更为重要。由于CVP在估计血容量状况或左心室功能并不可靠,因此在初始治疗后仍无心血管改善时应考虑作肺动脉插管术(见下文)。
步骤
经皮进入上腔静脉或经头静脉,锁骨下或颈内或颈外静脉作静脉切开进入。下腔静脉亦可经皮进入或作大隐静脉切开经股总静脉进入,也可使用前肘窝静脉。
导管插进后作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气胸和导管顶端的定位。为预防心律失常,在右心房或心室的导管应抽回使顶端位于上腔静脉内。长期柔韧的SilasticCVL往往在荧光屏下插入,可确保置放合适。
如有可能,在插入CVL前病人的凝血状况和血小板计数应被正常化。经皮股静脉必须在腹股沟韧带下插入,尤其当病人伴有凝血机制障碍或这些病人使用抗凝剂。否则,髂内静脉或腹股沟韧带上方的动脉破裂可引起腹膜后出血,从外部压迫这些血管几乎不可能的。切开可降低产生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尤其在凝血障碍时。锁骨下静脉也是外力所不能压迫的,故发生出血便很严重。www.med126.com
为了减少静脉血栓形成和导管感染,一旦不再需要时应去除所有CVL,可能时以较小口径导管来替代大口径导管。如需要延长应用,周围皮肤须每天监测以防局部感染;如局部或全身发生感染必须重新置放导管。在使用抗生素治疗败血症时,病人仍有发热应至少每周更换导管以减少细菌性移居的危险。如有可能,应在不同的解剖部位重新插入导管。
并发症
CVL产生许多并发症(表198-3)。有报道CVL插入后有1%病人发生气胸。插入导管后即作直立位呼气末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气胸。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往往见于导管插入中,但一般是自限性的,当引导线或导管从心脏内抽出后消失。导管感染而无全身感染的发生率可高达35%,真正成为败血症为2%~8%。动脉导管术中意外伤害需外科来去除导管和修补动脉。当导管位于血管外时可发生胸腔积液和纵隔积液。导管损伤三尖瓣,细菌性心内膜炎,空气栓塞和导管栓塞则较少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