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疾病 > 儿科学 > 正文
心肺复苏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9/4/12 字体:

 

建立血管通路

内科医生应掌握在各种部位建立血管通路的技术,因为有些不常用的部位在特殊情况下却很重要(如烧伤或创伤后)。虽然理论上,对于各种年龄,中心静脉插管都是最常采用的,但对于新手却很难成功,准备两只大口径的插管以供选择。推荐选择经股静脉,颈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以及隐静脉切开。对于输注血液,胶质液,晶体液,所有的CPR药物以及持续的药物输液,在6岁以下小儿采取胫骨骨髓腔留针是安全而有效的。在新生儿,需建立紧急血管通路时,采用脐静脉套管插入的方法相对较简单。

急救药物的应用

病人插管,通气,给氧后,须明确是否心律齐。药物治疗心律不齐已在205节中阐述。儿科急救中的推荐药量见表263-15。肾上腺素阿托品,纳洛酮仍然是CPR中的主要药物(当血管通路尚未建好,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气管插管给药)。当利多卡因对高度危险的室性心律不齐无效时,可将溴苄胺作为第2线药物给予,尽管此药在儿科应用中还缺乏足够的有关疗效的数据。碳酸氢钠,氯化钙仅在某些情况下应用,如高血钾,低血钙,高血镁,钙通道拮抗剂过量以及严重,持续的代谢性酸中毒

寻找和治疗引起心肺骤停的原发疾病十分重要。治疗可能包括用普通盐,胶状液,晶体液或血液水进行容量置换(如创伤或烧伤后)。然而,液体治疗在儿科CPR中有一定困难,因为儿童的血容量较少,必须注意给予适当的容量以免造成液体过量。

心脏除颤和心律复位

心脏除颤很少用,因为室颤很少见,在除颤之前应先抗休克。除颤时,必须选择合适的电极尺寸:新生儿和婴儿(0~12个月)需用儿科的电极板;学前儿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需用成人的电极板。并给予合适的除颤"剂量"。但是,很多通常用于儿科CPR的除颤机的能量设置为标准的大增值,不可能在休克时根据体重进行准确的校正。因此,应对除颤功能量设置的数值和范围进行评估,尽量设置合适的级别增值。

心律复位用于治疗有症状的快速室上性和室性心律不齐,但对于新生儿和幼小儿童十分困难,因为他们的需要剂量仅是成人的1/2~1/10(表263-12)。所以最好从最低的推荐剂量开始,逐渐增大,直至预期疗效出现。

心肺骤停后期的评价和治疗

成功的CPR之后,紧接着的护理工作是复杂的,而且经常必须考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生理学。测体温,维持中性温度环境,导尿管集尿监测尿量,插鼻胃管(特别是行气管插管的病人)是很重要的。用修订后的Glasgow昏迷量表(表263-2)评价神经系统功能,维持代谢性内环境稳定,维持心血管稳定,继续治疗相关的疾病,这些事宜应受到重视并最好在三级医疗机构中进行。

心率的评估是必需的。在一个呼吸窘迫的病儿身上,心动过缓是心脏骤停的先兆。新生儿,婴儿,幼儿容易发生缺血性心动过缓,大龄儿童则容易先出现心动过速。新生儿如果心率低于80次/分而且不升,建议施行心外按压(图263-5),这与成人的复苏有很大的不同。快速心律不齐也同样需要治疗,特别是有低灌流,心衰或神经系统改变时。同时进行的心脏复律或药物治疗对于稳定病人是必要的。www.med126.com

病重儿童的血压评估变化很大。测量血压是需用合适的袖带(参见第256节筛查步骤),但是禁止对情况严重的病儿进行直接侵入性动脉血压检测。>2岁的儿童,正常收缩压的低限=70+年龄X2,如6岁儿童收缩压的低限应>82mmHg。在第50百分位的收缩压是90+年龄X2,如6岁儿童应为102mmHg。任何儿童如收缩压下降≥10mmHg,或12岁以下儿童的收缩压<50mmHg,12~16岁儿童<80mmHg,提示有严重的低血压需要治疗。即使血压高于正常,如果发生休克也会低血压。由于很难对每个年龄给出绝对的最低限,在测量血压时,观察低灌流的体征(如脉搏舒张的情况,排尿量,意识水平,皮肤温度等)十分重要。在患病或受伤的儿童中,毛细血管充盈缺失>3秒钟提示有循环功能障碍。

建议对是否存在低灌流进行评价。低灌流可导致血压和心率不稳定(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低排尿量[<1ml/(kg.h)]提示低灌流;没有肾脏疾病时,肾排出量应为1~2ml/(kg.h)。纠正低灌流,需要扩容或持续输入升压剂(如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酊胺)。

心肺复苏的标准规程详见表263-12和263-15。规程从早产新生儿到16岁,覆盖了所有年龄的儿童。16岁以上的患者应使用进一步的心脏生命支持规程。规程是为标准化设备和流水化的急救操作而制订的,包括CPR车上的标准化设备。例如,对5岁儿童,标准规程如下:气道护理,推荐的通气速率为20次/分(头部外伤为25次/分);心外按压速率为100次/分(单手操作);通气比例5:1;7号气管插管;进行气袋和面罩通气时,选用3号袖口式(Laerdal)面罩带有一个500ml的Laerdal通气袋;2号直形或弯形的喉镜;5mm的气管插管;一个成人的扁腺器用做直接的口咽吸引;一个10号French导管通过气管内套管吸引下呼吸道。必须要有一些常识,如:即使气管内套管的尺寸合适,但若听到会厌部有漏气的声音,也须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换上大一号的气管内套管。

气道稳定后,快速注射心脏急救药十分重要。表263-15列出了按年龄和体重的每一种药物剂量,便于快速注射而无需任何计算。剂量可稍有浮动,例如一个2岁半儿童,可用2岁儿童的剂量,但不可超过3岁的用量。患儿稳定后,药物的剂量必须个体化。对于脑水肿患儿,保守的液体治疗十分关键,输液的浓度必须更高些,这需要在急救后重新计算药物剂量。

儿童CPR后应评价一般的预后情况,如修订的Pitttsburgh预后分类评估表反映了大脑和机体总的功能情况(表263-16和263-17)。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63-4 脊索损伤
260-18 心包积气
265-38 小儿不明热
13-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5 维生素D中毒症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