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大脑性瘫痪后遗症(骨科),脑性瘫痪包括很多种疾病,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由于脑部病变而引起的运动机能障碍,如瘫痪、无力、运动失调、震颤等。脑性瘫最主要的原因是脑出血和缺氧。可发生于出生前(如母亲妊娠初期感染、特别是嗜神经病毒的感染、胎盘早剥离、胎盘梗塞、妊毒症等),出生时(分娩时脑损伤、颅内出血、窒息等)和出生后(各型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缺氧、外伤、血管病变等)。本病预后不良。10%的病人在儿童期死亡、60—70%的病人有较严重的残废、20%—30%的病人可能比较正常地生活及成长。根据目前技术水平,此病完全治愈是困难的,部分轻型痉挛型瘫痪者可通过手术恢复功能及改善功能。
症状表现:
1.中枢性瘫:肌胀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和运动失调、可有智力、视力、听觉、语言功能障碍。2.临床分五型:痉挛瘫痪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强直型、和颤动及强直混合型。
诊断依据:
1.婴幼儿期出现中枢性瘫痪,常伴有各种运动增强如手足徐动症、舞蹈状手足徐动,肌痉挛、运动失调等。2.常出现语言、视力、听力、智力和本体感觉障碍等脑部损害表现。
治疗:
1.综合性治疗为主:包括智力训练、语言训练、肌肉训练、理疗、针炙、按摩、选择性手术等治疗。2.后遗症(肌体变形为主)手术治疗(包括肌腱、神经、关节等手术)。
预防常识:
大脑性瘫痪后遗症本病缺乏很有效的治疗,预防显得更为重要。方法主要作好妇幼保健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及优生优育工作、产前检查等工作,保护孕妇和胎儿,同时预防儿童时期脑部疾病发生。部分轻度痉挛型瘫痪后遗症者,可通过手术以矫正畸形和恢复功能。患者应到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