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脊柱峡部不连及脊柱滑脱(骨科),脊柱的椎弓上、下两侧各有一上关节突和一下关节突。上、下关节突之间有一狭窄的部位,称为峡部。一侧或两侧峡部出现裂隙,称为峡部不连或脊椎崩解。由此引起患椎在下一个椎体上向前移位,称为脊柱滑脱。正常站立时;第五腰椎与骶椎之间向前成角,有向前移的倾向,但受到椎间关节的阻挡,完整的椎弓,椎间盘,周围韧带的制约而保持原位。当峡部不连,椎体向前滑脱。峡部不连原因不明,一般认为是发育缺陷,加之慢性劳损少数是急性损伤骨折所致,86%发生于第五腰椎,约9%发生于第4腰椎,男多于女,成年多于青少年。
症状表现:
1.单纯脊柱峡部不连早期常无症状,一般在20-30岁后逐渐出现腰痛,多为间歇性钝痛。久站、行走过多,活动过度,弯腰负重时加重,卧床休息时好转,疼痛多位于下腰部,可牵涉到骶尾部、臀部或腹股沟部。2.部分病人同时有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痛,少数脊柱严重滑脱者,可产生马尾神经受压表现。3.脊柱无明显滑脱者,局部棘突有压痛,站立弯腰和后伸均觉下腰疼痛。4.有严重滑脱者,腰椎前凸增加、臀部后翘;行走有摇摆步态,患椎棘突明显后凸,向两侧活动度增大,有神经,马尾受压者,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诊断依据:
1.下腰部疼痛;多为间歇性钝痛。2.腰部前凸增加,有摇摆步态,患椎棘突向后凸,压痛。3.X线检查可显示峡部不连的情况。4.CT扫描显示峡部不连的脊髓受压的情况。5.核磁共振显示峡部不连和脊髓受压的情况。
治疗:
治疗原则 1.非手术疗法:大部分症状轻微者,可加强腰背肌锻炼,配戴低位腰围适当限制腰部活动。2.手术疗法:腰痛重、反复发作,经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用药原则 1.早期可采用去痛片等药物治疗及保守疗法。2.症状重,反复发作,经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采用手术行椎管减压、植骨和骨固定。
预防常识:
脊柱峡部不连及脊柱滑脱是由于一侧或两则峡部出现裂隙而引起椎体滑脱,导致腰部疼痛。主要预防是注意下腰部保护、防止腰部受伤。要注意与椎间盘突出鉴别。诊断可采用X线检查。治疗上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为主,症状严重,反复发作可采用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