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答疑周刊》第21期
1.【问题】基础代谢率怎样计算?
【解答】基础代谢率(BMR)是指人体在清醒、空腹、安静和无外界环境影响下的能量消耗率,可以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基础代谢率正常值为±l0%;+20%~30%为轻度甲亢,+30%~60%为中度甲亢,+60%以上为重度甲亢。
基础代谢率也可用基础代谢率测定器测定,较为可靠。为简便起见,临床上常根据脉率和脉压计算。计算公式为: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
2.【问题】无菌包有效期?
【解答】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如包内物品未用完,按原折痕包好,系带横向扎好,并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包内剩余物品24小时内可使用。
铺好的无菌盘4小时内有效,未能立即使用的应注明铺盘时间。
无菌持物钳治疗前开包,4~8小时更换一次。
3.【问题】癫痫发作类型?
【解答】1.部分性发作为最常见的类型。发作起始症状和脑电图特点均提示异常放电源于一侧脑部。
①单纯部分性发作:多为症状性癫痫。发作的起始症状常提示病灶在对侧脑部,发作时程较短,一般不超过1分钟,无意识障碍。常以发作性一侧肢体、局部肌肉感觉障碍或节律性抽动为特征,或表现为特殊感觉性发作。如抽搐按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分布顺序扩延,发作自一侧拇指、脚趾、口角开始,渐传至半身,称为Jackson发作。
②复杂部分性发作:又称精神运动性发作。主要特征是意识障碍,常出现精神症状及自动症。病灶多在颞叶,故又称颞叶癫痫。
③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先出现上述部分性发作,随之出现全身性发作。
2.全面性发作特征是发作时伴有意识障碍或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异常放电源于双侧大脑半球。
①失神发作:通常称小发作,多见于儿童,病人突然意识短暂中断,停止当时的活动,呼之不应,两眼瞪视不动,一般不会跌倒,手中持物可坠落,持续3~15秒后立即清醒,继续原先的活动,但对发作无记忆。
②肌阵挛发作:多为遗传性疾病,表现为突然、快速、短暂的肌肉或肌群收缩,一般无意识障碍。
③阵挛性发作:仅见于婴幼儿,表现为全身重复性阵挛性抽搐,恢复较强直-阵挛发作快。
④强直性发作:常在睡眠中发作,表现为全身强直性肌痉挛,常伴有瞳孔扩大、面色潮红等自主神经紊乱的表现。
⑤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又称大发作,是最常见的发作类型之一,以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为特征。发作前可有前驱症状如头晕、气血上涌、上腹部异常感、幻觉等,发作分3期。强直期:病人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在地,全身骨骼肌呈持续性收缩,表现为眼球上翻、喉部痉挛发出尖叫、口先强张而后突闭、颈部和躯干先屈曲后反张、上肢屈曲、双拇指对掌握拳、下肢伸直、呼吸暂停、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射消失,此期持续10~20秒,可有跌倒、外伤、尿失禁。阵挛期:全身肌肉节律性一张一弛地抽动、阵挛频率由快变慢,松弛期逐渐延长,最后一次强烈阵挛后抽搐突然终止,但意识、呼吸、瞳孔均无恢复,此期持续约1分钟。以上两期均可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唾液和支气管分泌物增多。惊厥后期:抽搐停止,可自口鼻喷出泡沫或血沫,病人进入昏睡状态,生命征逐渐恢复正常,然后逐渐清醒,清醒后常感头昏、头痛、全身酸痛和疲乏无力,对发作过程全无记忆,个别病人在完全清醒前可有自动动作或情感变化。自发作开始至意识恢复约历时5~10分钟。
⑥无张力发作:表现为部分或全身肌肉的张力突然降低,造成张口、垂头、肢体下垂和跌倒,持续时间短,一般为1~3秒,发作后立即清醒并站起。衰竭,可导致病人死亡。
4.【问题】阿托品用途?
【解答】硫酸阿托品是抗胆碱药。作用广泛,具有松弛内脏平滑肌、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其中对胃肠平滑肌痉挛缓解效果最好;能抑制唾液腺、汗腺、胃肠腺等的分泌,用药后可引起口干和渴感;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松弛虹膜括约肌,散大瞳孔,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临床用途:
(1)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性疼痛。
(2)用于麻醉前给药,减少麻醉过程中支气管粘液分泌,以防呼吸道阻塞及吸入性肺炎。可消除吗啡对呼吸的抑制,解除迷走神经兴奋性,可防止硫喷妥钠的喉痉挛。
(3)用于感染性中毒休克。对中毒性痢疾、中毒性肺炎等所致的感染性休克,可用大剂量阿托品治疗,以解除小动脉痉挛而改善微循环,使血压回升而改善症状。
(5)局部给药用于虹膜睫状体炎,使瞳孔散大,使睫状肌得到松弛休息(调节麻痹),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并可利用散大瞳孔的作用来检查眼底疾病。
(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
5.【问题】心力衰竭的分级?
【解答】
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通常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的心功能分级方法。
Ⅰ级:心脏病患者日常活动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乏力、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
Ⅱ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心衰症状。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低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心衰症状。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心衰症状,活动后加重。
6.【问题】疼痛的性质?
【解答】
1.内脏性疼痛:是由内脏神经感觉纤维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疼痛。内脏感觉纤维分布稀少,纤维较细,兴奋的刺激阈较高,传导速度慢,支配的范围又不明显。疼痛特点是:①痛觉迟钝,对刺、割、灼等刺激不敏感,但对较强的张力和压力性刺激(如牵拉、膨胀、痉挛、缺血)所致疼痛较敏感;②痛感弥散,定位不准确;③疼痛过程缓慢、持续,常伴有焦虑、不安、恐怖等情绪反应。
2.躯体性疼痛:是壁腹膜受腹腔病变(血液、尿液、消化液、感染等)刺激所致,其特点是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且感觉敏锐。
3.牵涉性疼痛:指某个内脏病变产生的痛觉信号,被定位于远离该内脏的身体其他部位。如急性胆囊炎出现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常伴有右肩背部疼痛。
想获取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医学全在线网-执业护士频道;还可关注我们的微信医学全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