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相采
|
汉语拼音 | BONIANGHAO
|
拉丁名 | 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的干燥成熟种子。
|
动植物形态 |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0~70cm,植株幼时被灰黄色柔毛及分叉毛,老时毛渐少。茎单一,上部多分枝。叶互生,下部稍有柄,上部叶无柄,2至3回羽状全裂或深裂,裂片纤细,近线形,两面密生灰黄色柔毛及分叉毛,老时几无毛。总状花序顶生,花小,直径2~3mm,多数;萼片4,线形或狭长圆形,长约2mm;花瓣4,黄色,匙形,短于萼片或与萼片等长。长角果细圆柱形,果瓣中肋明显,成熟时果实稍呈念珠状;果梗纤细,在果轴上斜向开展。种子一行,多数,细小,褐色,有细网纹,近椭圆形而扁,长约1mm,无膜质边缘;子叶背依胚根。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分布几遍全国各省区。亚洲其他地区、欧洲、非洲北部及北美洲也有。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2700~4300m的田野、村旁、荒地及山坡砂砾地。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花期4~6月,果期5~8月。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夏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晒干,打下种子,筛净杂质。
|
药用部位 | 以干燥成熟种子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种子长圆形而扁,长0.8~1.2mm,宽约0.5mm。表面黄棕色。略有光泽,具细密网纹及两条纵列的浅槽。一端钝圆。另端近截形或稍凹入,两面常不等称,种脐位于凹入处。气微,味微辛。 显微鉴别:最外为一层表皮细胞,其外壁向外特化成粘液层,由许多不规则的粘液细胞组成,厚度约100μm,其基部残留未粘液化的纤维素条,呈较大的乳头状突起,木化而成红色;下方为一列略呈方形的栅状细胞,宽26~34μm,其侧壁和内壁增厚,强木化;紧靠栅状细胞层为颓废的色素层。它的下方有一列扁平的内胚乳细胞,内含糊粉粒。子叶及胚根的细胞壁厚,呈不规则多边形,内含糊粉粒。 粉末鉴别:深黄棕色。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淡黄色或鲜黄色;横断面观细胞一列,呈类方形或稍切向延长,长(径向)11~18μm,宽(切向)11~24μm,外壁及侧壁上部菲薄,稍弯曲,侧壁中、下部及内壁稍厚;表面观呈长六角形、类多角形或类方形,直径12~16μm,长至54μm,壁厚3~4μm;未成熟种子种皮栅状细胞的壁菲薄,细波状弯曲,有疏稀连珠状增厚。种皮表皮细胞为粘液细胞,无色或微黄色;横断面观呈类方形或稍切向延长,含粘液质,内壁由纤维素沉积形成径向延伸的纤维素柱明显可见,纤维素柱较粗,长13~18(~27)μm,直径7~14μm,顶端平截;表面观呈多角形或类方形,直径18~36(~41)μm,胞间层清楚,细胞中央纤维素柱圆形,边缘较整齐,底部直径可至17μm。内胚乳细胞横断面观呈类方形;表面观多角形,壁稍厚,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子叶细胞含脂肪油滴。色素层为黄色、黄棕色或红 棕色,细胞颓废,界限不清楚。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理化鉴别:(1)取样品粉末约1g,置试管内,加氢氧化钠1小粒,置酒精灯上灼热,放冷,加水2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5%盐酸酸化,即有硫化氢产生,遇新制的醋酸铅试纸,显有光泽的棕黑色。
(2)薄层层析:样品制备可取本品细粉2g,加石油醚(60~90℃)30ml回流脱脂8小时,将残渣挥去石油醚,加甲醇20ml回流提取8小时,滤过,弃去残渣,滤液浓缩至10ml左右,点样。吸附剂用0.66%羧甲基纤维素钠,硅胶G湿法铺板,100℃活化2小时。展开剂为二氯甲烷-甲醇-甲酰胺(80:19:1)。显色剂为碱性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散剂。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蛙,兔,猫。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味辛,性平。
《形态比喻》:味辛。
|
归经 | |
功效 | 镇刺痛。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治疫疽。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3~9g。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