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藏族医学 > 藏族医药 > 正文
竹黄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品名
藏名:牛吉冈
汉语拼音
ZHUHUANG
拉丁名
1.Bambusa textilis McClure.;2.Schizostachyumchinense Rendle.
英文译名
销售地区
保护品种
中药材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因被寄生的竹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
动植物形态
动植物资源分布
主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动植物生态环境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秋、冬二季,竹老死后砍取竹杆,剖取竹黄。
药用部位
以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入药。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颗粒,大小不一。外表灰蓝色、灰黄色或灰白色,偶有洁白半透明或象牙色而略带光泽。体轻,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无臭,味淡,舐之粘舌。置于水中产生气泡,原为象牙色的逐渐变为淡绿色或天蓝色。
中药化学成分
含有氢氧化钾1.1%,硅土90.5%,三氧化二铝0.9%。其他尚有糖类及铁、钙等。
理化性质
理化鉴别:(1)取本品适量炽灼灰化后,残渣中加盐酸1份与硝酸1份的混合液,滤过,滤液加钼酸铵试液,振摇,再加硫酸亚铁试液,即显蓝色。 (2)取滤纸一片,加亚铁氰化钾试液1滴,待干后,再加本品盐酸溶液1滴,水10滴与0.1%茜红的乙酵溶液1滴,用氨气熏后,滤纸上可见紫色斑中有红色的环。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中药剂型
散剂。
中药制药工艺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筛选
新药的临床评价
实验动物的品种
方剂组成
药物和剂量
药物配伍
方一:十六味草果散:草果、竹黄、哇夏嘎、藏红花、印度獐牙菜波棱瓜子、木棉花、诃子水柏枝、采(音译名,一种染料,原物不详)、茜草、白豆蔻、广木香甘松。 方二:八主散:牛黄檀香,竹黄,红花,印度獐牙莱,纤毛婆婆纳耳草,唐古特乌头,白糖。 方三:十六味杜鹃散:石榴荜茇肉桂白豆蔻,红花,广木香,丁香沉香肉豆蔻广酸枣葡萄,竹黄,甘草,红景天,黄花杜鹃,螃
药性
味甘,性凉。 《甘露之滴》:性凉。 《藏药处方新编》:味甘,性凉。 《新编藏医学》:味甘,性凉。 《藏医百科全书》:味甘,性凉。
归经
功效
清肺热,解毒。
性味分类
主治
治疮伤炎症、热毒附骨、疫疠。
用法用量
常用配方,5~9g。
用药忌宜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方一:十六味草果散:草果、竹黄、哇夏嘎、藏红花、印度獐牙菜、波棱瓜子、木棉花、诃子、水柏枝、采(音译名,一种染料,原物不详)、茜草、白豆蔻、广木香、甘松。粉碎成细粉,混匀,即得。用于寒热脾病。口服,每服3g,每日2~3次。
方二:八主散:牛黄1g,檀香100g,竹黄250g,红花150g,印度獐牙莱150g,纤毛婆婆纳150g,兔耳草150g,唐古特乌头150g。粉碎成细粉,加四倍量的白糖调和混匀,即得。功效清热解毒。用于脏腑热病。口服。
方三:十六味杜鹃散:石榴50g,荜茇15g,肉桂25g,白豆蔻10g,红花40g,广木香25g,丁香7.5g,沉香25g,肉豆蔻7.5g,广酸枣20g,葡萄15g,竹黄37.5g,甘草25g,红景天25g,黄花杜鹃200g,螃蟹17.5g。粉碎成细粉,混匀,即得。功效调和龙、赤巴、培根三要素机能平衡。用于三要素机能紊乱综合征。口服。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考证
《晶珠本草》记载:吉冈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称为牛吉冈、相吉冈,产不窝拉纳斯、玛嘎达哈等地,似种植的竹子的心髓,色白,微有裂纹;状如滑石粉,光滑,油润,疏松,不沾手,用绸、布包裹也不漏出;含在口中,味淡不辨;口中久含,略有甘味。《释难》记载:吉冈产自窝拉纳斯,生于栽竹的洞穴中,轻而味淡,舌上含化无踪迹者,质佳。《形态比喻螺眼》记载:吉冈细如白米粉,有光泽,如同涂有白酥油
中品称为曲吉冈,《释难》记载:产于参玛折达布热山的天然水域中,大块状,原生于盐碱土中,如同滑石粉,光润,细绵,色白,堆积在一起,颜色略变黄。《晶珠本草》记载:圣地雪山冈底斯山之侧为参玛之地,二十四地中的雅哇之地为折达布热(印地语),藏语称益达吉岗哇玛或益达吉庄都居巴,产于该地的曲吉冈,状如大自在佛的睾丸,从石岩上滚落,随水依山势而下,或状如大自在佛妃的阴核,洒在山沟。本品常由去雪山朝圣者带来,功效良好。《形态比喻螺眼》记载:曲吉冈如同麦粉,不碜牙。
下品称为萨吉冈,《晶珠本草》记载:西藏、康木之地皆产,大多产于洞穴中的风吹日晒不到的潮湿石岩上。用布包裹本品,挤压,流出青色汁液者,或光滑、细绵、无味者,质佳,风干备用。老化成石、坚硬、味咸者,质劣,不可入药用。《螺眼》记载:萨吉冈断面如破裂的马牙。《释诠》记载:萨吉冈色白,无味,光滑,细绵不碜牙者质佳。《释难》记载:萨吉冈色白,微透明,质轻,不碜牙,味淡,舌面上溶化时味如炒荞麦,口含良久味略甘者,质佳。质劣者无论何时也不能入药用。
《祖先口述》记载:吉冈清肺热、疮热。真正的吉冈产于旺夏热杂那的竹子中。本品黄白色,无味。如今都把萨吉冈(石灰华)当作吉冈使用。
《蓝琉璃》记载,吉冈的上品或真品虽未见过标本,但它产于旺夏热杂那的竹子中,黄灰色,无味。如今辨认的萨吉冈,色白,如碱化,有上、下两品。吉冈色白而无味者质佳。功效治一切肺病,止伤热病。
据查证,《晶珠本草》所载吉冈的上、中、下三品,按其来源可分为木(或竹)、水、砂三种吉冈,分别称为相吉冈(或牛吉冈)、曲吉冈、萨吉冈。萨吉冈又按是否石化分为质佳(上品)和质劣(下品)两种;萨吉冈的下品,因其老化成石、坚硬、味咸者,质劣,不可供药用。《祖先口述》和《蓝琉璃》所载吉冈分为上、下两品,上品产于旺夏热杂那的竹子中,下品为萨吉冈。
目前,藏医在临床应用中,吉冈上品认识一致,确认是竹黄(天竺黄),称为牛吉冈,意为树木的,质最佳。下品(萨吉冈)在青海、甘肃、匹川、云南等地大多习用石灰华,西藏、青海部分地区使用滑石粉;据川西主任藏医师旦增东珠介绍,因萨吉冈质次,藏医不用。中品(曲吉冈)不详。蒙医使用的“多吉冈”为石膏。认为石膏的外观形态和功效与吉冈有相似之处,且藏医区皆产,可作为本品入药,但不少藏医认为是错误的,因石膏的来源与上述记载不符。
竹黄的性状特征与上述《晶珠本草》等记载相似。但《释难》记载的上品吉冈能舌上含化,与竹黄不溶于水,有否矛盾?因竹黄舐之粘舌,有凉感,混悬于唾液,可能被理解为含化。
石灰华系天然产的碳酸钙(CaCO(3))化合物,白色,粉末状、土状、块状,疏松多孔,与《晶珠本草》关于萨吉冈的记载相符。
中品(曲吉冈)据上述记载颜色黄白色,产于水中,或随水依山势而下,散布于山沟,有人据此并结合功效考证为水中黄子,但也有人不同意。有待进一步考证。
药物应用鉴别
(1)据云南调查称:产天竹黄的竹子仅少数几种竹类,而且是自然枯死(如开花后或其他原因)的老熟竹子,在鲜竹时巳有汁液的节上才有竹黄;又据华南报道,中国南部和西南部产的青皮竹等因竹黄蜂寄生,于笋期将产卵器插入产卵,在筒内孵化,次年成蜂咬洞而出,竹分泌伤流液,随竹老化,干涸而成竹黄。故有些文献说竹黄是竹受热溢竹沥凝固而成的说法应重新考究。 (2)除天然竹黄外,尚有人工合成竹黄。其形、色、粘舌均似天然品,但质坚而重,不易碎,其水浸液加酚酞试液显红色,可与天然竹黄区别。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