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美多赛尔庆
|
汉语拼音 | SHANYINGSU
|
拉丁名 | Papaver nudicauJe L. ssp. rubro-aurantiacum (DC.)Fedde var. chinense (Regel) Fedde.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具白色乳汁,全株被疏毛,叶基生,具长柄,柄长3~5cm,叶片羽状全裂,小裂片卵形或倒卵形。花葶数个具细棱,花橘黄色,单生花葶顶端,有时稍下垂,萼片2,绿色,被黄色柔毛,早落,花瓣4,倒卵形,长1.5~2.5cm,雄蕊多数,花药橘黄色,子房倒卵形,疏被黄色硬毛。柱头辐射状。蒴果倒卵形,长1~1.5cm,孔裂。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分布于青海、四川西部以及山西、河北,宁夏等省区。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4000m的山坡沟边草地以及高山流沙处。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花果期7~9月。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7~8月采花,阴干备用。
|
药用部位 | 以花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本品花皱缩,浅黄色,可见花瓣、萼片碎片。湿展后,萼片被黄色毛,花瓣倒卵形,4片,雄蕊多数药黄色;子房具硬毛。味苦。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味苦,性凉。
《藏药配方新编》:味苦,性凉。
《新编藏医学》:味苦,性凉。
《藏医百科全书》:味苦,性凉。
|
归经 | |
功效 | 接骨,生肌,续筋脉。疗头伤。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治筋脉病。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3~6g。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晶珠本草》记载,美多赛尔庆愈疮疖,清脉热。让钧多吉说:美多赛尔庆治脓肿,清上身热。《形态比喻》记载:美多赛尔庆叶青绿色,叶背白灰色,被短毛,与毛莲莱(藏药名:加库尔)叶相似,根黄色,有乳状白液;茎如莲的茎,花黄色,状如加曼(原植物,虞美人),种子状如甘露珠。功效治头伤,养筋脉,又名来干孜握美多。如上所述,美多赛尔庆生长在旱地。叶柄状如加曼,叶似萝卜叶而茎略短,花黄色。 据《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记载:美多赛尔庆为毛茛科植物矮金莲花Trollium pumilus D.Don,青海、甘南地区的藏医大都以此入药。《晶珠本草》汉译本译注为金莲花Trollium farreri Stapf.、矮金莲花、小金莲花。《迪庆藏药》译注为罂粟科植物山罂粟,云南地区藏医大都以此入药,青海也有藏医用此者。 据查证,矮金莲花和山罂粟的形态与《晶珠本草》的记载均有一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相同处,如矮金莲花的根无乳状白液,叶的形态与萝卜叶相差甚远;山罂粟全株被毛,茎与莲的茎不相同,叶形与萝卜叶不相似等。现根据《正确认药图鉴》关于美多赛尔庆多生于高山干旱处,叶面篮绿色,叶背灰色,叶形似加曼(原植物:虞美人)的记载,认为山罂粟更接近于美多赛尔庆,故收录于此。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