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西峨塞玛
|
汉语拼音 | HUANGHUAYANHUANGQI
|
拉丁名 | Hedysarum citrinum Baker.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豆科植物黄花岩黄芪的根。
|
动植物形态 | 一年生草本,高达30~60cm。茎直立,有纵沟纹,几无毛。叶互生,长6~10cm,叶轴几无毛,小叶17~19个,对生或互生,卵状矩圆形、椭圆形或矩圆形,长1~1.5cm,宽0.5~1cm,顶端平截或微凹,上面无毛,下面仅中脉具毛,侧脉明显;托叶膜质,棕色,长1~1.5cm,联合,仅顶端呈2裂状。总状花序腋生,长12~20cm,具多数疏生的花;总花梗长6~8cm,无毛,苞片舟形,长4~5mm,外被稀毛;花梗长3.5~4mm,被白色短毛,小苞片披针形,长2~3mm,花萼钟状,几无毛,萼齿5,下面3齿较长,上面2齿较短,内面被毛,花冠淡黄色,旗瓣长13~15mm,翼瓣与旗瓣近等长,龙骨瓣长达16~18mm,雄蕊10枚,为2组(9+1),子房无毛。荚果3~4节,荚节椭圆形,无毛,边缘无翅。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分布于西藏(藏南、藏东南)、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3500~4100m的山坡灌木林中或山坡草地。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花期6~7月、果期7~8月。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秋季挖根、洗净,晾干备用。
|
药用部位 | 以根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味甘,性凉。
《形态比喻》:味甘,性凉。
《青藏高原药物图鉴》:味甘、苦,性寒。无毒。
《藏汉大辞典》:味甘,性凉。
|
归经 | |
功效 |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治狂犬咬伤中毒,疗疮疡。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6~9g。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