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贝治牙扎
|
汉语拼音 | CHANGMAOFENGMAOJU
|
拉丁名 | Saussurea hieracioides Hook.f.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菊科植物长毛风毛菊的干燥叶。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3~5cm。根状茎密被褐色的残叶柄。茎直立,密被白色长柔毛。基生叶莲座状,椭圆形,长2~3cm,宽8~12mm,顶端具尖刺,基部狭成具翅的短柄,全缘,两面及边缘密被长柔毛;茎生叶1~2,条形或条状披针形,无柄。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直径1.2~1.8cm,基部密被长柔毛;总苞钟形,总苞片3层,长1.2~1.5cm,密被长柔毛,外层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长1~1.2cm,宽3.5~4mm,全部或边缘为黑紫色,内层条形,绿黄色,托片长短不等,有的长达6mm;花紫色,长达2cm。瘦果圆柱形,长2~3mm,无毛;冠毛污白色,外层短,糙毛状,内层羽毛状。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湖北。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4450~5200m的高山碎石土坡或高山草坡。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秋季采收叶,洗净,晒干。
|
药用部位 | 以干燥叶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本品叶卷缩,破碎。完整者叶椭圆形,长2.5~6.5cm,宽0.8~2.2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渐狭成柄,全缘,具睫毛。茎生叶线状长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被白色柔毛,下面主脉突起。草质,气弱,味微辛。 显微鉴别:叶横切面:表皮细胞扁长方形,大小不一,略作波状排列,被角质,具有腺鳞和非腺毛,气孔众多。栅栏组织由两列长柱细胞组成;海绵组织由7~8列细胞组成,细胞不规则类圆形。主脉与侧脉均向下凸起,上下表皮内侧均有厚角组织和非木化纤维层,以上层为厚;主脉维管束3个,两侧较小,外韧型。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直径5~14μm。 粉末鉴别:黄绿色。腺鳞散在或位于表皮下陷处,淡黄色或棕黄色,4~6个细胞,顶面观长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3~25μm,长15~57μm,侧面观成对叠生,2~3层,角质层厚,壁弯曲,有内含物。非腺毛众多,多碎断,大多数细长,4~9细胞组成,基部细胞黄色,呈3~8叠状排列,顶端细胞细长,胞腔明显。基部直径42~63μm,顶端细胞直径15~31μm,长850~2300μm。表皮细胞表面观呈不规则形,上表皮细胞壁稍弯曲,内含小的草酸钙晶体分布;下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气孔、毛茸比上表面均多,可见细密的角质纹理。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类圆形,直径25~31μm,长27~38μm,副卫细胞4~5部。草酸钙方晶散在或分布于叶肉细胞中,直径5~14μm。导管以螺纹导管为主,并可见环纹和网纹导管,直径12~39μm。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汤剂。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味苦、涩,性凉。
《藏药配方新编》:味苦、涩,性凉。
《新编藏医学》:味苦、涩,性凉。
《藏医百科全书》:味苦、涩,性凉。
|
归经 | |
功效 |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6~9g。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晶珠本草》记载:贝治牙扎引泻腹水,本品异名有俄吉秀等。《桑交》记载:贝治牙扎汁液玉色,叶瓣如莲叶,花像孔雀开屏,枯老后,状似兀鹰,浸入水中有蓝琉璃光泽,是医治百病的甘露,生长在草山坡和石山交界处。拉夏德尔车巴说:贝治牙扎生长在高而干净的草山坡,叶扁分三尖,被小毛,铺在地面,茎短,花小紫黑色,种子扁小,黑色,坚硬,叶捣碎浸入水中,水变成玉色,功效引泻腹水。 据上述记载,贝治牙扎即长毛风毛菊。该品生于高山碎石土坡,叶椭圆形,被毛,顶具尖刺,基生叶略铺地面;叶捣碎浸入热水中,水显极浅的蓝色;花单生,小花与苞片黑紫色等特征与《晶珠本草》记载相符。西藏、青海、四川(甘孜)、云南均用本品。将大板山蚤缀Arenaria tapanshanensis Tsui作贝治牙扎收入是不合适的,因该品浸入热水后不显蓝色,叶小呈卵状长圆形,边缘膜质,不铺散地面,花白色等与藏本草所描述的贝治牙扎的特点不符。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