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藏族医学 > 藏族医药 > 正文
甘松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品名
藏名:榜贝
汉语拼音
GANSONG
拉丁名
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
英文译名
销售地区
保护品种
中药材基原
为败科植物甘松的根及根茎。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35cm。根茎短,下面有主根,靠根处有少数细线状棕色叶基纤维,有强烈松脂气味。基生叶较少而疏生,通常每丛6~9叶,叶片窄线状倒披针形或倒长披针形,长6~20cm,宽0.4~1cm。先端钝圆,中部以下渐窄略成叶柄状,基部稍扩展成鞘,全缘,叶主脉平行三出。花茎高25~35cm,有叶2~4对,披针形,通常上部两对叶较短小,花生于花茎顶端,由数束小聚伞花序组成,多呈紧密圆头状,花序下有2片长卵形总苞;花粉红色,基部有小苞片2,甚小;花萼5齿,齿极小;花冠筒状,基部有偏突,上部稍宽展,先端有5裂片,略不等大;雄蕊4,伸出,子房下位,花柱与雄蕊等长。瘦果倒卵形,长约3mm,近无毛,顶端有细小宿萼。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于青海、甘肃及四川阿坝等地。
动植物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3500~4500m的高山草原河边。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花期8月。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春、秋皆可采收,以秋季采者为佳。采挖后去净泥砂,除去残茎及须根,不用水洗,直接晒干或阴干。
药用部位
以根及根茎入药。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本品略呈圆锥形,多弯曲,长5~18cm,根茎短,上端有茎基残留,外被多数基生叶残基,膜质片状或纤维状,外层黑棕色,内层棕色或黄色。根单一或数条交结,分枝或并列,直径0.3~1cm;表面皱缩,棕褐色,有须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深棕色,成层,常裂成片状,木部黄白色。气特异,味苦而辛,有清凉感。
显很鉴别:1.根(直径约5mm)横切面,外周有数个同心性的木栓组织形成环围绕,其肉为韧皮部,中央为木质部。常有木栓环把它们分割成2~5束,每束由数个同心性的木栓环包围一部分韧皮部与木质部所成。在根的较老部分,这些束往往由于束间组织死亡裂开而互相脱离,成为单独的束,使根形成数个分支。木栓细胞中含有多量黄色至棕黄色的挥发油滴。
2.根茎(直径约4mm)横切面:维管束排列成不连续的环状,中央有髓,其中心有一个大的石细胞群。石细胞类圆形,石细胞群周围有木栓层环绕。
粉末鉴别:棕色。茎及叶残基碎片甚多,表皮细胞呈长方形或长多角形,淡棕色,直径20~31μm,长52~90μm,壁具念珠状增厚,有时可见较细密的波状扭曲纹理;另一碎片的表皮细胞呈长条形,黄棕色或黄色,长可达200μm,壁有时呈念珠状增厚。石细胞多单个散在,亦有2~3成群,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直径39~64μm,长达90μm;偶可发现长条形者,长可达250μm,胞壁极厚,无色;胞腔常呈多分枝状,并可见扁圆形的壁孔。导管梯纹或网纹,直径18~39μm;小形的梯纹导管直径仅7~10μm,其旁侧常附有细长的木纤维。木纤维细小,呈长条形,两端平截,直径5~12μm,壁极溥,有时局部呈念珠增厚,并可见少数圆形的壁孔。
中药化学成分
根和根茎中含甘松香酮(nardosinone),缬草酮(valeranone, jatamanson)、1(10)-马兜铃烯(1(10)- aristolenee)、9-马兜铃烯(9-aristolene)、 马里醇(maalioe)、β-马里烯(β-maalie- ne),马兜铃烯-1(10)-2-酮(1(10)-aris- tolen-2-one)、甘松酮(nardostachone, 1,8,9,10-tetradehydroaristolan-2-one)、 德比酮(dibelon)、马兜铃烯-9-醇-1(9-  aristolen-1-a-ol)、1,2,9,10-四去氢马兜铃烷(1,2,9,10-tetradehydristolone)。
理化性质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粗粉0.5g, 加石油醚5ml,振摇,放置过夜,滤过, 滤液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浓硫酸数 滴,显红棕色。 (2)取本品粉末50g,于挥发油提取器中提出挥发油。取油0.1ml,加乙醇2.4ml稀释,再加2,4-二硝基苯肼 试剂0.5ml振摇后放置,析出橘红色沉淀。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中药剂型
丸剂,散剂。
中药制药工艺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1.中枢镇静作用:甘松对有类似于缬草样的镇静作用,而毒性较后者为强。
2.抗心律失常作用,缬草酮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且为一较安全的药物,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筛选
新药的临床评价
实验动物的品种
蛙,兔。
方剂组成
药物和剂量
药物配伍
方一:十二味乌奴龙胆散:乌奴龙胆,小伞虎耳草,哇夏嘎,高原蚤缀,螃甲,兔耳草,甘松,节裂茴香,羽叶点地梅,多刺绿绒蒿虎耳草紫草。 方二:总平金刚丸:黑草乌,白硇砂骨碎补圆柏叶,甘松,麝香红花牛黄熊胆朱砂
药性
味苦,性凉 《宝堆》:性凉、轻。 《藏药配方新编》:味苦,性凉。 《新编藏医学》:味苦,性凉。 《藏医百科全书》:味苦,性凉。
归经
功效
清旧热,解毒,消肿。
性味分类
主治
治白脉病、陈热病、中毒热病。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6~9g。
用药忌宜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方一:十二味乌奴龙胆散:乌奴龙胆250g,小伞虎耳草50g,哇夏嘎50g,高原蚤缀50g,螃蟹甲50g,兔耳草50g,甘松50g,节裂角茴香50g,羽叶点地梅50g,多刺绿绒蒿50g,虎耳草50g,紫草50g,粉碎成细粉,混匀,即得。用于瘟病时疫、感冒。口服,每服3g,每日2~3次。
方二:总平金刚丸:黑草乌5g,白硇砂5g,骨碎补5g,圆柏叶5g,甘松10g,麝香1.5g,红花10g,牛黄1.5g,熊胆1.5g。朱砂2.4g为衣。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杀虫,疗疮,通便利尿,理血调经,促使热病成熟,收敛陈旧热及播散之热。用于热邪入骨、隐热、增盛热、白喉、扩散伤热、炭疽及急刺痛,此外,对天花痢疾、“亚玛”黄水病、湿痹、中风、麻风和一切热病,本方均有良效。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考证
《晶珠本草》记载,榜贝清旧热,消肿,解毒。叶状如鱼藤叶(藏药名:尼阿知),生境与点地梅(藏药名:尕斗)相同。《形态比喻》记载,榜贝芳香,生长于阴山草坡,叶状如玉盆,茎紫声,花红色,香气满山沟。《宝堆》记载,榜贝性凉、轻。让钧多吉说,榜贝消肌肿。
据查证榜贝即本品。本品生长于山林边和草原河边,具有强烈的松脂香味,花粉红色,叶片狭线状等与《晶珠本草》记载相同。目前全国藏医用药一致。
药物应用鉴别
作为甘松入药的尚有同属植物匙叶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i DC.,大花甘松Nardos- tachys grandiflora DC。
相关文章
甘松
甘松
甘松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