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藏族医学 > 藏族医药 > 正文
黄脊蝗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品名
藏名:恰尕哇
汉语拼音
HUANGJIHUANG
拉丁名
Patanga japonica(I.Bol.).
英文译名
销售地区
保护品种
中药材基原
为蝗科昆虫黄脊蝗的全虫、头、口腔浆液。
动植物形态
体型较粗大,刻点粗而较密。一般呈黄褐色或暗褐色,背面中央从头到翅具明显的黄色条纹,故名。头大而短,头顶宽短,顶端稍宽,向前倾斜,刻点粗大。复眼下有黑色短条纹,体的腹面和腿节下的绒毛甚多。前翅黄褐色,具多数较大的圆形黑点。后翅略短于前翅,基部红色。前翅较长,顶端通常到达后足胫节的中部。后足股节匀称,胫节的顶端无外刺,外缘具刺8~9个,内缘具刺10~11个,刺黄褐色,端部黑色,内缘刺较外缘刺大。触角细长,一般25~28节,到达或略超过前胸背板的后缘。复眼长卵形,棕褐色。雄性尾须较长,到达肛上板的顶端,下生殖板长圆锥形,顶端尖锐。雌性下生殖板的后缘中央具有三角形突出。雄性体长36~44.5mm,雌性体长43~55.7mm;雄性前翅32~41mm,雌性前翅40~53.2mm。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于西藏、山东、江苏、广东、湖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
动植物生态环境
成虫在草堆、山坡土缝中越冬。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次年5~6月出现初龄跳蝻,9~10月羽化为成虫。以小麦、玉米及禾本科作物、杂草为食物。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夏秋季捕捉。全虫,用沸水烫死,鲜用或晒干;头,自干燥虫体取之,口腔浆液,取活虫,用手按头部,将口腔浆液挤人磁皿内,拌以适量面粉,晒干,研细。
药用部位
以全虫、头、口腔浆液入药。
生药材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中药剂型
散剂。
中药制药工艺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筛选
新药的临床评价
实验动物的品种
方剂组成
药物和剂量
药物配伍
方一:蝗虫头三个,“曲卜尕”,白草乌。 方二:蝗虫头三个,蜗牛川乌
药性
归经
功效
全虫:解毒透疹,消肿止痛。 头:有解毒之功用。(配伍)解入药的斑蝥毒。
性味分类
主治
全虫:治发烧后血管留毒。 口腔浆液:治脑症。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
用药忌宜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方一:蝗虫头三个,“曲卜尕”,白草乌共研细末,以酒送服。治因斑蝥炮制不善而对人体引起的刺激(中毒)。
方二:蝗虫头三个,蜗牛、川乌共研细末,以酒送服。治斑蝥中毒。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考证
《晶珠本草》述:黄脊蝗头又名察合巴,能解斑蝥毒。《四部医典》记有:斑蝥去毒的方法是,取掉其一对膜翅,与蜗牛配伍,如果找不到蜗牛时,以蝗虫头可以代替之。
药物应用鉴别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