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藏族医学 > 藏族医药 > 正文
羽裂风毛菊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品名
藏名:宫巴嘎琼
汉语拼音
YULIEFENGMAOJU
拉丁名
Saussurea bodinieri Levl.
英文译名
销售地区
保护品种
中药材基原
为菊科植物羽裂风毛菊的干燥叶。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28cm,根状茎分枝,颈部被暗褐色的残叶柄。茎直立,被锈色短腺毛或脱毛,暗褐色。基生叶莲座状,矩圆形或倒披针形,长5~28cm,宽1.5~4cm,羽状深裂,裂片6~11对,稍斜,矩圆形或卵形,具不规则的粗裂,顶端具刺状小尖,上面被褐色腺状短毛或无毛,下面密被白色绒毛,叶柄长1.5~9cm,紫红色,被蛛丝状毛;茎生叶1~3,较小。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直径2.2~3.5cm;总苞钟状,长2~2.5cm,总苞片5层,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顶端具小刺尖,常反折,边缘干膜质,浅波状,紫色或绿色,被疏短柔毛;花紫色,长2.5~2.8cm。瘦果矩圆形,长3~3.5mm,褐色,具横皱纹;冠毛淡褐色,外层短,糙毛状,内层羽毛状,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于西藏、青海、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区。
动植物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3500~4700m的高山草甸、山坡灌丛。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花期8月。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开花前采收叶,洗净,晒干。
药用部位
以干燥叶入药。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本品皱缩多破碎。湿展后完整者呈矩圆形或倒披针形,长9~23cm,宽2.4~4cm,羽状深裂,裂片稍斜,边缘不规则粗裂,顶端具刺状小尖,上表面黄绿色,被稀疏黄白色短毛;下表面灰白色,密被蛛丝状白柔毛,叶柄上部淡黄绿色,下部淡紫色或紫褐色。质脆,易碎。味微苦涩。
显微鉴别: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类方形、扁长方形,壁略厚,角质层厚,具非腺毛及腺毛;下表皮细胞较小,壁厚,类圆方形、方形,密被缠绕性细长非腺毛,栅栏组织细胞2列,上列短柱形,占整个叶肉组织的2/3;海绵组织细胞多切向延长,细胞间隙较小而少,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晶体。叶主脉与侧脉均向下突起,上表面微凹;上、下表皮内侧均有厚角组织;主脉维管束5个(外韧型),排列成半圆形,维管束鞘明显,周围为薄壁细胞,本质部半圆形,导管散列,韧皮部细胞细小。
粉未鉴别:黄绿色。非腺毛多碎断,由4~11个长方形细胞组成,毛茸完整者长170~480μm,基部直径43~89μm,顶端细胞小,呈类圆或半圆形,常向一侧弯曲,壁厚3.5~8μm,内常含棕褐色物质。T形毛众多,碎断而缠绕;顶端细胞横生,细长而扭曲,直径3.5~8μm,胞腔线形,基部多为单细胞,直径8~14μm。叶表皮细胞呈多角形,上表皮细胞平直,胞壁念珠状增厚;下表皮细胞壁微波状弯曲,气孔密集,类圆形、长圆形,直径18~27μm,长19~32μm,副卫细胞5~6个。导管主要为环纹和螺纹导管,壁非木化,直径10~22μm。草酸钙方晶散在,直径3~30μm。棕色块呈类长方形、不规则形、类方形,直径12~17μm,长14~25μm。
中药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中药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筛选
新药的临床评价
实验动物的品种
方剂组成
药物和剂量
药物配伍
药性
味苦,性平。 《形态比喻》,味苦。 《藏药配方新编》:味苦,性平。 《藏医百科全书》:味苦,性平。
归经
功效
止血,清脉热、血热。
性味分类
主治
治新旧疮疡,解肉食中毒。
用法用量
不常用,6~9g。
用药忌宜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考证
《晶珠本草》记载:宫巴嘎吉止血,清解脉热,为治疮疡的良药,效力如无畏的雄狮。宫巴嘎吉叶搓揉时如艾叶,花簇如缨。分为两种,生长于草山坡的一种叶厚、黑色;生长于低地的一种叶大、薄长、深裂。前者为雄,后者为雌。前者称为宫巴嘎琼,后者称为宫巴嘎青。《形态比喻》记载:宫巴嘎吉叶薄,黑色,深裂,叶背白色如纸,花淡紫色,味苦,治新旧诸疮,解肉食中毒。让钧多吉说:“宫巴嘎吉清血热。”上述宫巴嘎吉所分之二种,其中宫巴嘎琼即本品;另一种宫巴嘎青为其同属植物拉萨风毛菊
各地用药基本一致,云南迪庆地区还用丽江风毛菊Saussurea  likiangensis  Franch.,将分别收入。本品生于高山草甸。叶厚,黄绿色,下面灰白色,略似艾叶;花紫色等特征与《晶珠本草》记载相符。
药物应用鉴别
相关文章
禾叶风毛菊
拉萨风毛菊
长毛风毛菊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