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准巴
|
汉语拼音 | GOUHUAN
|
拉丁名 | Meles me1es Linnaeus.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鼬科动物狗獾的肉、油脂、小肠。
|
动植物形态 | 狗獾是鼬科中较大的一种兽类,体躯肥胖,体长45~55cm,尾长11~13cm,体重10kg左右。头长吻尖,鼻端有软质的鼻垫,鼻垫和上唇间被毛,耳短眼小。颈部粗短,四肢短而粗壮,腹部几乎触地。前后肢各有五趾,均具强有力的爪,前爪较长,适于掘土。步态迟缓,用趾或半趾着地行走。尾短,隐于毛中,离生殖器和肛门附近有一通腺囊小孔。颜面部具3道白色纵纹,为2道黑棕色纵纹所间隔。身体背部毛硬而密,为黑色与白色混杂。腹面自下颏至肛门以及四肢均呈深黑色。体侧腰胁部为白色或浅黄白色区,将背色和腹色分开。尾毛大部呈黄白色。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分布于全国大部地区。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10月或11月初进入冬眠期,夏季交配,次年3~4月产仔,每胎3~5只。产下一个月后幼兽才睁眼,3岁性成熟。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秋冬季捕捉狗灌,取其肉新鲜或晾干用。取油脂即獾油,洗净,切碎,置锅内慢火熬炼出油,去渣,密封,放干燥处;或将油脂放于坛中密封,埋于地下,天长日久自变成油即可应用。取肠,洗净,阴干。
|
药用部位 | 以肉、油脂、小肠等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獾油为淡乳白色或淡黄色粘稠油状物。气微,腥膻,味淡。以乳白色无酸败味者为佳。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汤剂。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狗獾小肠。
|
药性 | |
归经 | |
功效 |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肉:治邪病,干黄水。
油脂:治寒性龙病,腿部鱼肌肿痛。
小肠:治肠刺痛,痢疾。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4~6g。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狗獾小肠200g,治痢疾。每服3g,一日3次。(民间用方)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据《晶珠本草》记述:狗獾油治疗龙寒病,小腿肿胀;小肠治肠刺痛(痢疾)。本条的原动物,各地记载略有不同,但均为食肉目鼬科动物。《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记载为本品《迪庆藏药》记载为猪獾华南亚种Arctonyx collaris albogularis Blyth。肥壮,重6~10kg,长550~700mm,耳短小,腿短粗。体毛黑色、白色或黑白相杂,喉部白色。栖于森林、灌丛、荒野,善挖洞,冬眠,杂食性。云南有分布,模式产藏东、川西。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