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藏族医学 > 藏族医药 > 正文
灰绿黄堇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品名
藏名:畦牛丝哇
汉语拼音
HUILUUHUANGJIN
拉丁名
Corydalis adunca Maxim.
英文译名
销售地区
保护品种
中药材基原
罂粟科植物灰绿黄堇的全草。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8~50cm,被白粉,微具光泽。根肉质,主根明显,有分枝,外表棕黄色,外皮易呈片状脱落。根茎粗状,红褐色至黑褐色,表皮呈鳞片状剥落。数茎丛生,高20~42cm,多分枝,灰绿色,具纵棱。基生叶多数,与茎下部叶均具长细柄,叶片灰深绿色,叶背浅绿色,稍肉质,轮廓阔卵形或类三角形,长3.5~9cm,宽3~8cm,三回羽状深裂至全裂,一、二回裂片具短柄,末回小裂片狭倒卵形或狭卵形,全缘,顶端圆形或钝,常具短尖,有的微凹或平截,基部楔形,叶缘具紫红色条纹,主脉稍向背面凸起,总状花序腋生,长4~15cm,每花下有苞片1枚,披针形或钻形,绿色;花梗长3~8mm,萼片2,细小,长卵形,边缘细齿裂,细长渐尖,淡黄棕色,长约3mm,花瓣黄色,4枚,排成2轮,外面2片大小不等,上面花瓣长约1. 4cm,前部平展,基部膨大呈矩,矩短圆筒形,长约4mm,端圆,平直或微下弯,下面1片平展,稍长,先端膨大呈盔状具细尖;内轮2片,稍小,矩圆形,顶端连合,背具鸡冠突起,基部具爪;雄蕊6,2体,与外面2花瓣对生,靠上面一体的花丝具蜜腺,插入矩内,花药位于每体中间的为2室,两侧的1室;花柱细长圆柱形,稍扁,微弯,柱头2裂,每裂具4个头状突起,辐射状相连;子房上位,1室,胚珠多数,生于两边侧膜胎座上。蒴果近条形,长约2cm,宽约2.5mm,花柱宿存,果实2瓣裂。种子8粒,细小,二行,黑色,有光泽,类圆形,稍扁,直径1~2mm,网状纹呈带状围绕于种子四周,假种皮膜质,黄白色,种脐位于假种皮旁。
动植物资源分布
产于西藏东部、青海东部、甘肃和四川的西部及北部;内蒙、宁夏亦有分布。
动植物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1060~3500m的干燥土坡或山坡灌丛下,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花期6~7月,果期7~8月。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开花盛期采集,去净枯叶残茎、杂质、泥土,晒干。
药用部位
以全草入药。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本品切段,长短不一。根状茎粗状红褐色至黑褐色,表面粗糙,具条裂,表皮呈长条状或鳞片状剥落。根茎上端宿存灰黄色的残基和枯叶柄;质松软易折,断面松散,参差不齐,四周呈层状剥落,外表红褐色,内壁被灰白色的膜质层,中央灰黄色,海绵质密布大小不等的小圆孔。茎扁压,灰绿色具细条棱,微具白粉,质脆易折,断面海绵质,乳白色。叶卷缩破碎,完整者呈狭卵形,二~三回羽状深裂至全裂,末回裂片倒卵形、狭卵形,顶端圆形或钝,常带短尖。花黄白色,皱缩。蒴果长条形,长约2.5cm,宽0.3cm,种子8粒,二行,肾形亮黑色,四周具网状纹环带。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老茎与嫩茎横切面的组织构造类同,但老茎可明显看到髓腔。嫩茎皮层细胞中可见叶绿粒。表皮细胞1层,长方形,切向排列,外被角质层,表皮的外侧和内侧壁明显增厚。皮层窄狭,为6~8层薄壁细胞,类圆形、长方形、多角形及不规则形,切向排列,外侧棱脊处有厚角组织。维管束外韧型,断续排列成环,韧皮部外侧有维管束鞘纤维束,微木化。束中形成层为3~6层薄壁细胞,韧皮部较木质部狭窄,本质部中可见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髓部宽广,有的髓细胞可见明显的壁孔。
粉末鉴别:浅绿黄色。纤维众多,成束,亦有单个散在;有的纤维较短,胞腔大,长490~1929μm,直径37~89μm;有的纤维细长,胞腔小,长594~3270μm,直径18~30μm,成束的纤维有的与薄壁细胞相连。花粉粒淡黄色,圆球形,直径30~33μm,表面有点状凸起,有的可见萌发孔。茎的表皮组织碎片,细胞为长多角形,排列紧密,气孔为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也有不等式。导管有网纹、梯纹,具缘纹孔,螺纹少见,长216~515μm,直径23~61μm。有时可见叶的组织碎片,黄绿色。
中药化学成分
本品经预试结果,主要含甾醇、三萜、酚、胺类、生物碱、香豆素、内脂类等化合物。
理化性质
理化鉴别:(1)取本品1g,加入乙醇5ml,冷浸半小时,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加入稀盐酸数滴,滤过,滤液分成三份,分别加入碘化汞钾试液,硅钨酸试液,苦味酸试液,依次发生黄白色和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2)取本品1g,加入蒸馏水5ml,取其冷浸液1ml,加入5%α-萘酚的乙醇液2~3滴,摇匀后,沿壁加入浓硫酸1滴,界面处即呈紫红色环(检查糖、甙)。 (3)薄层层析,取本品粗末1~2g,溶于3~5ml乙醚中,冷浸几小时,滤过,滤液供点样。吸附剂用硅胶G;展开剂为氯仿-甲醇(9.5∶0.5),展距17~20cm。显色剂用碘化铋钾试液,可显现单一棕红色斑点,Rf值约0.55。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中药剂型
散剂,汤剂。
中药制药工艺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筛选
新药的临床评价
实验动物的品种
方剂组成
药物和剂量
药物配伍
方一:灰绿黄堇红花石灰华,降香檀香木香兜铃绿绒蒿。 方二:灰绿黄堇,蒂达,波棱爪花,秦艽花,榜嘎。 方三:灰绿黄堇、黄葵子、宽筋藤余甘子、草决明、木香、诃子、渣训膏、毛诃子安息香
药性
苦,寒。
归经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止痛止泻,疏肝利胆。
性味分类
主治
用于背心痛头痛、脉热、血脉,血病之背痛、胆病,肝脏疾患及气滞腹胀、四肢红肿。
用法用量
常用于配方。每次3~9g。
用药忌宜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方一:灰绿黄堇20g,红花20g,石灰华20g,降香10g,檀香10g,木香马兜铃10g,绿绒蒿5g。共研为细末,治高热、寒颤,肺、肝疾患之脉上有热,急性热症未及时治疗转为慢性而经常复发者。一次1~2g,一日1~3次。
方二:灰绿黄堇20g,蒂达30g,波棱爪花20g,秦艽花20g,榜嘎20g。共研为粗粉、煎汤,温服。治胆道病发烧、口干,头痛,或食肉、油后病情加重。一次2g,一日2~3次。
方三:灰绿黄堇、黄葵子、宽筋藤、余甘子、草决明、木香、诃子、渣训膏、毛诃子各50g,安息香100g。以上十味共研细粉。气香味苦、涩。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症。一次1~1.5g,一日2~3次。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考证
据记载,本品既不象木本植物,也不象一般的草,如“肯巴”(艾)一样。又载:本品分三类,开三种花,即红色、白色、蓝色。茎有节,中空,叶大而厚,这是第一类;第二类开黄花或蓝花,但开黄花的比开蓝花的好,叶片跟第一类差不多;第三类开蓝色花。三类用途一致,可以互相代用。又载:本品可用于血病引起的背痛、胆病厌油等。另有“玉冬色各”与第三类开蓝色花的相似,容易混淆。《四部医典蓝琉璃》载:本品生长在灌木林中。叶厚,花黄白色,味苦。可用于背痛、头痛、肝胆疾患等,效果较好。本品有开白花、红花、黄花三种,茎有节,茎的疗效最好。生长在本地(西藏)的开蓝色花,较其他三种疗效稍差。
药物应用鉴别
相关文章
灰绿藜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