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蒂达
|
汉语拼音 | ZHANGYACAI
|
拉丁名 | 1.Swertia mussotii Franch.;2.S.diluta(Turcz.)Benth et Hook.f.(S.chinensis Franch.).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
动植物形态 | 1.川西獐牙菜:一年生草本,高20~45cm。根单一或分枝,草质,黄色或棕黄色。茎直立,近四棱形,分枝繁多,淡绿色或淡黄色。叶对生,披针形至线形,茎下部着生者稍大,向上渐小,长4~25mm,宽2~6mm,顶端钝尖,基部渐狭,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光滑无毛;叶脉三出,明显;无柄。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排列成圆锥状;花梗细弱,长15~35mm;花萼绿色;4深裂至基部,裂片线状披针形,长3~7mm,顶端急尖,全缘,背面中脉明显;花冠紫色,4深裂至基部,裂片倒卵状长圆形、倒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下部有2个长圆柱状腺洼,长为花冠裂片的1/3;雄蕊4,着生于花冠裂片基部,且与之互生,花丝短,约为裂片长的2/3,花药黄色,椭圆形;子房无柄,长椭圆形,与雄蕊近等长,花柱不明显,柱头两裂。蒴果长椭圆形,长6~15mm,成熟时顶裂,无柄。种子多数,细小,黄褐色,卵圆形。 2.当药:一或二年生草本,高20~40cm。根黄色。茎直立,多分枝,近方形,淡黄色,有时带暗紫色。单叶对生,无柄;下部叶片倒披针形,长2~5cm,宽3~10mm,先端尖,基部狭楔形。花顶生和腋生,集生成伞房花序式的圆锥花序;花梗细弱;花萼5深裂,裂片狭披针形,与花冠近等长;花冠白色,有紫色条纹,直径约1cm,5深裂近基部,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先端短尖,基部有二长圆形腺窝,边缘有流苏状毛,毛表面光猾;雄蕊5;柱头二瓣裂。蒴果卵圆形。种子近圆形。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1.川西獐牙菜:产于西藏东部、青海、甘肃南部、四川西部。
2.当药:产于青海、甘肃、四川;陕西、山西、内蒙古、吉林、河北、河南、山东、浙江等省区有分布;日本、朝鲜、蒙古、前苏联也有分布。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1.川西獐牙菜:生于海拔3200~4400m的河谷阶地、河滩灌木丛林,湿润草滩。
2.当药:生于山坡林下潮湿地和沟谷地边。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1.川西獐牙菜:花期7~3月,果期8~9月。 2.当药:花期10~11月。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开花盛期采集全草,洗净根部泥土,除去枯叶,晾干。
|
药用部位 | 以全草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本品根呈圆柱状,表面淡黄色或土黄色,纤维质,易折断,断面不平整,类白色。茎近四棱形,粗细不等,有节,节上有腋生的对生枝,淡绿色至淡黄色。叶片多脱落破碎,完整叶片长1~5cm,长矩圆形或披针形,先端钝尖,基部渐狭,全缘。花皱缩,花冠4或5深裂,淡黄色至淡蓝色。气清香,味苦。 显微鉴别:1.川西獐牙菜根(直径2mm)横切面:木栓组织狭窄。皮层薄壁细胞呈切线向延长。韧皮部狭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由木纤维和导管组成,木纤维壁厚且木化。导管单个或2~5成群,作径向排列。中央为初生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3个成群,分散在薄壁组织中。 2.茎(直径2mm)横切面:周边有四棱,由2~5列圆形薄壁细胞组成。表皮为1列类方形或类圆形细胞,外被角质层。皮层由4~8列椭圆形薄壁细胞组成,微呈切线向排列。内皮层显著并具凯氏点。维管束双韧型。韧皮部稍宽,筛管群明显。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由木纤维和导管组成。木纤维径向排列,壁木化。导管多2~5个成群,多径向排列,壁木化。髓部宽广,髓细胞类圆形且大,中央部分破裂成腔。 3.叶横切面:表皮1列,上表皮细胞较大,外壁增厚。栅栏组织2列,近表皮的1列细胞稍延长。海绵组织中具气室。维管束分布海绵组织中,中脉下表面稍凸起,维管束双韧型。 粉末鉴别:黄绿色,味苦。色素块随处散在,绿色和黄绿色。木纤维甚多,成束散在,多已碎断,末端倾斜,纤维壁具斜纹孔。导管少见,具螺纹、梯纹和网纹,以梯纹导管为主,直径12~39μm。 |
中药化学成分 | 全草乙醇提取物中预试含有黄酮甙、三萜皂甙、香豆精、微量生物碱、苦味质。丁经业、将其治疗肝炎成分进行分离确证:有芒果甙(mangigerin,C(19)H(18)O(11))、齐墩果酸(oleanalie acid C(3O)H(48)O(3))。此外,还含有八种山酮类成分,即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methyl-bellidifolin,C(15)H(12)O(6))、1-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C(15)H(12)O(5))、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8-羟基-1,3,5-三甲氧基山酮(C(16)H(14)O(6))、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山酮(methylswertianin,C(15)H(12)O(6))、1,7,8-三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C(14)H(10)O(6),swertianin)、1,7-二羟基-3,4,8-三甲氧基(口山)酮(C(16)H(14)O(7),即藏茵陈酮,zangy-inchenin)、1,3,8-三羟基-5-甲氧基(口山)酮(C(14)H(10)O(6),isobilidifolin)。
|
理化性质 | 理化鉴别:取本品粗粉2g,加75%的乙醇20ml,回流提取,滤过,取滤液浓缩至10ml,供下列实验:
1.取滤液1滴,点于滤纸上,置紫外灯下观察,显淡橙黄色荧光,滴加1%乙酸镁甲酸液1滴,荧光明显加强,呈亮金黄色。
2.取滤液1滴,点滤纸上,烘干后,滴加1%三氯化铁乙醇液1滴,呈薄墨绿色。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散剂。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1.对由CCl(4)引起的动物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川西獐牙菜粉剂、针剂及其主要成分齐墩果酸、SW-3(芒果甙)对CCl(4)引起的大白鼠SGPT的升高有降低作用。经病理组织形态观察,其对CCl(4)引起的肝损伤亦显示一定的保护作用。齐墩果酸为一降SGPT的有效成分,与同属植物青叶胆相似,但它不直接对SGPT有灭活作用。临床报道,曾以川西獐牙菜注射液治疗小儿急住黄疸型肝炎100例,依据黄疸消退,症状改善时间、GPT消退时间三项主要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效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84%(对照组为36%),好转率16%(对照组为63%),总有效率为100%,未见不良反应。 2.催眠作用:川西樟牙菜粉剂、针剂、齐墩果酸均能明显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但SW-3在40mg/kg剂量水平时能明显缩短小鼠的睡眠时间。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小鼠一次口服粉剂91.78g(生药)/kg后,观察72小时,动物活动正常。注射剂按简化机率法测得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46.5±2.7ml/kg(1ml=1g生药)。 当粉剂以10.4g、3.48g、2.8g/kg剂量,针剂以8ml、4ml、2ml/kg剂量分别给大鼠灌肠与腹腔注射,每天一次,连续33天给药后,从其生长曲线、体重、主要脏器的重量及显微组织结构看,均无明显变化。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小鼠,大鼠。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苦、寒。
|
归经 | |
功效 | 清热利胆。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黄疸型肝炎、肝胆疾病。
|
用法用量 | 单用或配方。一次5~10g,一日三次。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