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莪代哇
|
汉语拼音 | SHAOHUAYANHUSUO
|
拉丁名 | Corydalis alpestris C.A.MeY.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矮小草本,高3.3~6.5cm。块根块茎状,圆柱形,长1.8~2.7cm,宽0.5~1cm,有的先端呈头状分叉,下端密具细长丝状的须根。茎不分枝或于叶腋生有少数小枝,基部具2~4片膜质鳞片状叶;基生叶3~4枚,其中二叶近似对生;叶具长柄,长2~5cm,基部鞘状膨大;叶片蓝灰色,轮廓卵圆形,三出,小裂片又2~3浅裂或具圆齿。总状花序头状,2~5朵花,有时多达10朵花,一般超出叶,苞片通常全缘、卵形或长圆形,长6~10mm,宽3~5mm,长于花梗;花梗短,长约3~5mm,着生于花之中部,萼片2,极小,膜质,缘具不规则的齿裂;花淡紫色(有时为淡蓝色或灰白色),长1.8~2.1cm,整花被灰白色类鳞片物质,花瓣4,2轮,外轮上片前部平展,先端具尖头且微具鸡冠状突起,后部距细长,先端圆,微下弯,具网纹状方格突起,长于瓣片,下片短圆形,背部具1~2条鸡冠状突起;内轮二片略小,先端吻合呈黑紫色,端平,背具2条鸡冠状突起,爪与外轮瓣片结合;雄蕊6,二束,一束与外轮下瓣粘合,一束与雌蕊共位于内轮二片之间;蜜腺深达距筒的2/3处;花柱略短于子房,柱头二裂扁平,具头状突起;子房椭圆形,约具10胚珠,2列。蒴果椭圆形,长10~15mm,宽约5mm,种子二列。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产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前苏联、巴尔干半岛、印度也有分布。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2500~4950m的高山碎石地及林下。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花期6~8月,果期8~9月。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在每年七、八月间,花期盛开季节,采集全草,洗净根部泥土,除去枯叶,晾干。
|
药用部位 | 以全草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本品皱缩成团。块根短圆柱形,多呈指状分叉,表面黄棕色,具细纵皱,长1.8~2.7cm,宽0.5~lcm,下端密生细长丝状须根,顶端有棕黄色长卵形半膜质叶柄残基;质硬脆,断面淡黄色或类白色,角质样。茎细弱,棕黄褐色,基部残留互生之长卵形鞘状叶柄;断面多角形,中空,角棱明显。茎生叶具长柄,棕黄色,叶柄基部变宽呈鞘状抱茎,完整叶展开后,叶片绿色,轮廓卵圆形,三出。花序密集呈头状,花淡紫色,内轮先端黑紫色;花梗短;萼片膜质极小,缘具不规则齿裂。蒴果椭圆形,长10~15mm,宽约5mm,种子二列。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1.块根横切面:类圆或扁圆形,边缘有不规则的波状弯曲。最外层为栓化细胞层,皮层多裂腔,一侧有明显的维管束,木质部导管排列成多数条弧,呈辐射状扇形,形成层成环,核明显,韧皮细胞类方形,轮状整齐排列于木质部外侧,其细胞内充满淀粉粒。 2.茎的横切面:五角形,表皮下具下皮层。棱角内有厚角组织。皮层较宽。外韧维管束5个(亦有6或7),有的两个并生或合生,维管束外围的薄壁细胞有的径向壁增厚。束中形成层较显。髓部有大空腔。 3.叶表皮:两面兼具不定式气孔。表皮细胞类方形、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多角形,垂周壁薄,略显念珠状。上表皮细胞壁较平直,下表皮细胞壁呈浅波状弯曲。 粉末鉴别:绿黄色,味苦。叶碎片众多,表皮细胞长方形、类多角形、类方形,细胞壁略呈念珠状增厚,细胞内分布有小的砂晶和方晶,不定式气孔4~5个。花粉粒类圆球形,表面具有圆点状疣突,萌发孔沟三条,直径约27μm。木化、厚化的薄壁细胞长方形、类方形,胞壁不规则波状弯曲。纤维较多,头部钝圆,略呈棱形,细胞壁厚,且不规则弯曲或缢缩。淀粉粒多而细小,单粒类圆形,脐点,层纹均不明显,直径6~7~10μm。粉末中晶体众多,有砂晶和不规则的方晶,直径7~15~22cm。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散剂。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苦、甘,寒。
|
归经 | |
功效 | 清热解毒。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瘟病时疫、赤巴热病、脉赤巴病。
|
用法用量 |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