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坎吾
|
汉语拼音 | XING
|
拉丁名 | Prunus armeniaca L.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蔷薇科植物杏的种子。
|
动植物形态 | 乔木,高3~7m。树皮暗灰褐色,纵裂;小枝浅红褐色,有光泽无毛;冬芽圆锥形,无毛或芽鳞边缘有短柔毛。叶片近圆形或卵圆形,长4~8cm,宽3~7cm,先端有短尖头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稀宽楔形,边缘有圆钝锯齿,两面无毛或下面沿脉和脉腋有疏柔毛,叶柄长15~30mm,无毛或有疏柔毛,近顶端或中部常有1~4个腺体;托叶早落。花单生,稀2朵并生,先叶开放,直径2~3cm,无柄或有极短柄,萼筒管状,萼片卵形至椭圆形,花后反折;花瓣白色或稍带红色,圆形至倒卵形,具爪,雄蕊30~40;花柱无毛,心皮1,有短柔毛。核果近球形,直径20~25mm,淡黄色或带红晕,密被短柔毛;核两侧扁,平滑。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产于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新疆等省区亦有分布。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2200~4000m的山坡疏林中,常有栽培。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花期3~4月,果期4~7月。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夏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烧灰备用。或收集食用后的杏核,去掉果核,取种子,晒干,榨油备用。
|
药用部位 | 以种子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本品呈扁心脏形,长16~26mm,宽12~16mm,厚6mm,顶端尖锐,基部钝圆而厚,左右略不对称,表面淡棕色至暗棕色,有细微的颗粒状突起。种皮甚厚,尖端有珠孔,附近有短形的种脐。种脊明显并见在合点处分出多数深色明显的脉纹。用扩大镜检视,见有细小颗粒状。质较坚实,断面纯白色,子叶白色肥厚,其结合面常不现空隙。气无,味苦。 显微鉴别:种子中部横切面:外表皮细胞1列,散有长圆形或卵圆形、偶有贝壳状及顶端平截而呈梯形的黄色石细胞,上半部凸出于表面,下半部埋在薄壁组织中。石细胞高38~95μm,宽35~57μm。埋在薄壁组织部分壁较薄,纹孔及沟纹多,凸出部分壁较厚(6~8μm),纹孔少或无。下方为细胞皱缩的营养层,有细小维管束。内表皮1列,含黄色物质。外胚乳为数列颓废的薄壁组织。内胚乳为1列长方形细胞,内含糊粉粒及脂肪油。 |
中药化学成分 | 果实中含柠檬酸、苹果酸、β- 胡萝卜素、少量的γ-胡萝卜素、番茄烃及糖类(0.26%)。果实的挥发油成分中有月桂烯(myrcene)、柠檬烯(limonene,C(10)H(16))、对- 聚伞花素(P-cymene,C(10)H(14))、异松油烯(ter- pinolene,C(10)H(16))、反-α-己烯醇(trans-α- hexenol,C(10)H(11)O)、α-松油醇(-terpineol,C(10)H(18)O) 、牻牛儿醛(geranial,C(10)H(18)O)、牻牛儿醇(geraniol,C(10)H(18)O)、α-甲基丁酸(α-methylbutyric acid,C(5)H(10)O(2))、乙酸(ace-tic acid)、芳樟醇(linalool,C(10)H(17)O)、环氧二氢芳樟醇(epoxydihydrolinalool,C(10)H(20)O(2))的顺反异构体、γ-辛酸内酯(γ-octalactone,C(10)H(20)O(2))、γ-癸酸内酯(γ-decanlactone, C(10)H(18)O(2))、橙花醛(neral,C(10)H(16)O)、柠檬醛(citral,C(10)H(16)O)。未成熟果实含有氯原酸类、焦性儿茶酚类、赭朴鞣质、黄酮类等成分。 果仁(种仁、杏仁)含有杏仁油约为50%(主要为油酸甘油酯及少量亚麻油酸甘油酯)、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苦杏仁甙(amygdaline,C(20)H(27)NO(11))、苦杏仁甙酶(amygdalase)和樱叶酶(prunase),尚含有△(24)-胆甾醇(△(24)-cholesterol)、雌性酮(estrone,C(18)H(22)O(2))及α-雌二醇(α-estradial,C(18)H(24)O)。 杏仁在习惯上有甜、苦之分。甜杏仁一般系杏的某些栽培品种的味淡的种子,甜杏仁中含苦杏仁甙较少(0.1%),苦杏仁中较多(3%)。 |
理化性质 | 理化鉴别:1.取本品数粒,加水共研,产生苯甲醛的特殊香气。
2.取苦杏仁数粒,捣碎成粉末。取约0.5g,置试管中,加入5%硫酸洛液3ml,充分混合,试管中悬挂一条碱性三硝基苯酚试纸(取滤纸条浸入三硝基苯酚的饱和水溶液(1→10)中,使均匀湿润,取出即可使用),用软木塞塞紧,将试管置40~50℃水浴中加热10min后,试纸由黄色转变为砖红色。
3.薄层层析:制备样品,可取苦杏仁0.5g,加等量CaCO(3)共研碎,放入具塞三角瓶内,加石油醚(60~90℃)4ml,冷浸过夜,吸去石油醚,自然挥干,再加入乙醇4ml,冷浸过夜,用乙醇浸渍液点样,以苦杏仁甙作对照标准(取苦杏仁甙4mg,加乙醇1ml溶解)。吸附剂为硅胶G(青岛,200目)湿法制板。展开剂为氯仿-乙酸乙酯-乙醇(2∶1∶2)。展距为18cm。显色剂为碘蒸汽。熏后苦杏仁甙显黄色斑点。
含量别定:取杏仁置乳钵中捣碎成粗粉,取出约15g,精密称定,置凯氏烧瓶中,加水150ml,立即塞紧,静置2小时,附冷凝管,通入蒸气蒸馏,馏出液导入水10ml与氨试液2ml的吸收液中,接收瓶置冰浴中冷却,至馏出液无氢氰酸反应为止(接取馏出液2ml,加氢氧化钠试液使呈弱碱性,加三硝基苯酚试液数滴,溶液应不呈红色),停止蒸馏,馏出液中加碘化钾试液2ml, 用0.1mol/L,硝酸银液缓缓滴定,至溶液显出的黄白色浑浊不消失,即得。每1ml的0.1mol/L硝酸银液相当于91.48mg的苦杏仁甙。杏仁中所含苦杏仁甙(C(20)H(27)NO(11))不得少于3.0%。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膏剂。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1.镇咳平喘作用:本品含苦杏仁甙,经消化道可被胃酸或苦杏仁酶分解,产生氢氰酸,吸收后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低浓度时能减少组织耗氧量,并由于抑制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氧化代谢而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使痰易于排出,这可能是苦杏仁具有镇咳作用的原因之一;此外,微量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有轻度抑制作用,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而达镇咳、平喘作用。 2.抗肿瘤作用:体外实验,杏仁热水提取物粗制剂对人子宫颈癌JTC-26株的抑制率为50~70%。氢氰酸、苯甲醚、苦杏仁甙体外实验证明均有微弱的抗癌作用。若氢氰酸加苯甲醛,苦杏仁甙加β-葡萄糖甙酶均能明显提高抗癌效力。大鼠接种W-265癌肉瘤5天后,用苦杏仁甙等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平均生存期为23天,苦杏仁甙组为33天,苦杏仁甙加β-葡萄糖甙酶组为41天。幼年大鼠长期吸入氢氰酸蒸气,能使体重增长停止,并能延缓移植性大鼠Jensen肉瘤的生长,且使肿瘤退化,但其有效量接近于致死量。给小鼠自由摄食苦杏仁,可抑制艾氏腹水癌的生长,并延长生存期。癌细胞无氧酵解占优势,最终产物为乳酸,偏酸性环境有利提高β- 葡萄糖甙酶的活性,促使苦杏仁甙在癌细胞中水解出较多的氢氰酸 和苯甲醚,而发挥更强的抗癌作用。癌细胞内硫氰化酶(rhodanase)较正常细胞少,因此对氢氰酸的解毒能力弱。故苦杏仁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选择性作用。 3.降压作用:本品20%的煎剂1ml/kg给猫静注,可致血压明显下降。 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苯甲醛在体外,以及在健康者或溃疡病者体内,均能抑制胃蛋白酶的消化功能。 5.抗菌、杀虫作用:苦杏仁油(苦扁桃油)在体外能杀灭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对人蛔虫、蚯蚓等均有杀死作用。临床应用对蛔虫、钩虫、蛲虫均有效。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毒性:大量口服杏仁易产生中毒。先兴奋延脑的呕吐、呼吸、迷走及血管运动等中枢,随后进入昏迷、惊厥,继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死于呼吸中枢麻痹。其中毒机理主要是由于杏仁所含的氢氰酸很易与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形成细胞色素氧化酶- 氰复合物,从而使细胞的呼吸受抑制,造成组织窒息,导致死亡。 苦杏仁甙的LD(50):小鼠静注为25g/kg,大鼠静注为25g/kg,腹腔注射为8g/kg。LD(80):大鼠口服为0.6g/kg。MTD:小鼠、兔、犬静注和肌注均为0.075g/kg;人静注为5g(约0.07g/kg)。人口服苦杏仁55枚(约60g),含苦杏仁甙约1.8g(约0.024g/kg),可致死。苦杏仁甙口服易在胃肠道分解出氢氰酸,故毒性比静注大40倍左右。 对中毒病人,须立即静脉注射亚硝酸钠,然后缓慢静注硫代硫酸钠解毒。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大鼠,小鼠,兔,犬,猫。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杏仁,麝髓,猪髓。杏仁,麝髓、猪髓。
|
药性 | 山杏苦,川杏甘,平。
|
归经 | |
功效 | 愈疮,生发,干黄水。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配方或单方外用。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杏仁9g,麝髓11g,猪髓9g。将杏仁捣碎后,与麝髓、猪髓混匀,外用。有生发、乌发之功效,可治秃发。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晶珠本草》记载:“本品分为山杏、川杏两种,川杏又分为汉杏和藏杏。山杏味苦,川杏味甘。汉杏果大,香甜,核多皱纹。藏杏比汉杏味等较次,核光滑。内核烧灰,能愈疮,干黄水。杏仁油涂抹,能生发、乌鬓。”《图鉴》中记载:“杏树为树中上品,树大木硬,叶如杨树叶,花白色,果实红色,功效愈疮。”让钧多杰说:“杏仁治赤巴病。”
|
药物应用鉴别 | 本品为中藏交叉药,中药对木品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甜杏仁的原植物与本品相同;苦杏仁一般指本品的变种,即山杏Prunus armeniaca L. var. ansu Maxim,和西伯利亚杏Prunus sibirca L.,但在藏药中统作杏仁入药。
作为坎吾(杏)入药的尚有山杏、西伯利亚杏、毛叶杏(藏杏)Prunus armeniaca L. var.holosericea Batal和东北杏Prunus mandshurica (Maxim.)Koehne.
1.山杏:与杏相似,区别点为本种的叶片宽椭圆形至宽卵形,长4~5cm,宽3~4cm,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花常2朵,粉红色; 果实较小,近球形,红色、外被短柔毛,果肉较薄,不可食。果实具网纹,有薄而锐的边缘。
2.西伯利亚杏:树皮暗灰色,光滑无毛。叶互生,叶片卵形至近卵圆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缘具细齿,仅下面脉腋具毛。花萼筒状红色,萼片裂齿5,花后反折;花瓣5,白色或淡红色;雄蕊多数,花丝不等长,短于或稍长于花瓣;子房卵形,被短柔毛。黄色,常带红晕,果肉薄而干燥,味酸涩,不可食,成熟时沿腹缝线开裂。果核易与果肉分离,边扁球形,黄褐色,核的边缘扁而锐利;种子呈圆锥形而稍扁,长1~1.2cm,宽约1cm,厚约6mm。种皮黄棕色。花期3~4月,果期6月。生于干燥多石砾的向阳山坡上或与其它落叶灌木混生。本种杏仁的显微特征为石细胞较宽扁,高46~84μm,宽34~68μm。多为宽贝壳形或顶端平截的梯形,类圆形,偶有长圆形或卵圆形。石细胞上部壁厚8~10μm,纹孔常明显。
3.毛叶杏:与原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叶片先端常为尾尖,两边被柔毛,很少肉质,核广椭圆形。生于海拔3150~3300m的山坡阳处。分布于西藏和四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