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蒙古族医学 > 蒙药 > 正文
紫菀花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Zi wam hua
蒙药名
浩宁-尼敦-其其格
别名
鲁格米格-莫德格,呼和-阿扎格,呼仍-温都素,敖登-其其格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生于岩间草坪,茎紫色,纤细,叶无脉纹,蓝灰色,椭圆形,边缘花蓝色,中间花黄色,如绵羊眼珠,味苦。”《无误蒙药鉴》载:“……茎褐色,弯曲,叶全缘,蓝灰色,不分枝,花瓣蓝色,花心黄色,像绵羊眼珠。”并附植物形态图2幅。上述植物生境、形态及附图与蒙医所认用的紫花特征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鲁格米格-莫德格即浩宁-尼敦-其其格(紫菀花)。
中药材基原
为菊科植物紫菀的花。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紫菀 Aster tataricus 1.f. 多年生草本,高40~150cm。根茎短,簇生多数细报,外皮灰褐色。茎直立,上部分枝,表面有沟槽。根生叶丛生,开花时脱落;叶片匙状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20~40cm,宽6~12cm,先端钝,基部渐狭,延成长翼状的叶柄,边缘具锐齿,两面疏生小刚毛;茎生叶互生,几无柄,叶片狭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8~35cm,宽5~10cm,先端锐尖,常带小尖头,中部以下渐狭缩成一狭长基部。头状花序多数,伞房状排列,直径2.5~3.5cm,有长梗,梗上密被刚毛;总苞半球形,苞片3列,长圆状披针形,绿色微带紫;舌状花带蓝紫色,单性,花冠长15~18mm,先端3浅裂,基部呈管状,花枝1枚,柱头2叉;管状花黄色,长约6mm,先端5浅裂,雄蕊5,花药细长,聚合,包围柱;子房下位,柱头2叉。瘦果扁平,一侧弯曲,长3mm,被短毛;冠毛白色或褐色,较瘦果长3~4倍。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于低山阴坡湿地或河边草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河北、安徽等地有栽培。
栽培与养殖
采收加工
秋季开花时采摘,除去苞片,阴干。
药材鉴别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炮制方法
性味
味微苦,性平。效钝、柔。
功效
杀黏,清热,解毒,燥脓血,消肿。
主治
主治疫热,天花麻疹猩红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附方
治疫热症 紫菀花50g,北紫堇金腰子各25g,酸模塔黄各20g,诃子40g,细辛多叶棘豆、卷丝苦苣苔各15g。制成水丸。每次2~3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蒙药志》纳德棍召木哲得丸)
制剂
药物分类
植物药
参考文献
蒙药名出处
《认药白晶鉴》、《内蒙古中草药》、《内蒙古植物药志》
参考
《中华本草》蒙药卷
相关文章
紫菀花
紫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