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蒙古族医学 > 蒙药 > 正文
肉豆蔻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Rou dou kou
蒙药名
别名
考证
本品载于《医药月帝》。《无误蒙药鉴》称:“(匝迪)有大而油润、小而圆形两种……形似槟榔,切面具灰棕交错的花纹……”上述形状特征与蒙医所沿用的肉豆蔻形状特征基本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文献所载的那玛即匝迪(肉豆蔻)。两种是指肉豆寇和长形肉豆蔻,后者目前基本无来源供用。
中药材基原
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种子。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 常绿乔木,高可达20m。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5cm,革质,先端短渐失,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上面淡黄棕色,下面色较深,并有红棕色的叶脉;叶柄长6~12mm。花雌雄异株;雄花的总状花序长1~3cm,着花3~20朵,稀1~2朵,小苞片鳞片状;花疏生,花被裂片3,黄白色,椭圆形或壶形,长6mm,下垂,外面密被灰褐色绒毛,花药9~12个,连合成圆柱状有柄的柱;雌花序较雄花序为长,总梗粗壮,着花1~2朵。果实梨形或近于圆球形,下垂,长3.5~6cm,淡红色或黄色,成熟后纵裂成2瓣,显出排红色假种皮,种子长球形,种皮红褐色,木质。 原产于马鲁吉群岛,热带地区广为栽培。我国台湾、广东、云南等地已引种。
栽培与养殖
生物学特性 喜热带和亚热带气候。适宜生长的气温25~30℃,抗寒性弱,在6℃时即受寒害。年降雨量应在1700~2300mm之间,忌积水。幼龄树喜阴,成龄树喜光。以土层深厚、松软、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主要采用种子繁殖,留种应选稳产、高产、粒大、种仁饱满、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上结的完全成熟自然裂开的果实。随采随播,或用湿沙贮藏。种子失水干燥即丧失发芽力。苗床上土壤要松软肥沃,行株距10cm×5cm,穴播,种脐向下,保持荫蔽湿润,约60d发芽,至真叶将展出时疏苗移栽。幼树要荫蔽,苗高20~30cm时定植。在春季3~4月或秋季8~10月选阴雨天种植,行株距5m×4m,穴深宽各60cm,每穴植苗1株。 田间管理 幼树生长缓慢,需荫蔽,可在行间种植高杆绿肥,并勤浇水。由于冠幅大,根系浅,作纯林种植时要先种植防风林带,在台风频繁地区必须进行防风。每年施肥3~4次,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化肥。幼龄期每株追施有机肥5~10kg或素25~50g,冬季施堆肥。以后随树龄增加,逐渐加施肥料。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斑点病、疫病,可用波尔液1:1:12O倍液或敌克松500倍液浇灌喷射;锈腐病、菌核病用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灌病穴。另有立枯病、根腐病等病害。虫害有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
采收加工
4~6月及11~12月各采1次。早晨摘取成熟果实,剖开果皮,剥去假种皮,再敲脱壳状的种皮,取出仁用石灰乳浸1d后,缓火熔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种子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3cm,宽约1.5cm。表面发棕色至暗棕色,有网状沟纹,常被有白色石灰粉。宽端有浅色的圆形隆起(种脐的部位),另一端有暗色下陷处(合点的部位),质坚硬,难破碎。碎断面可见一薄层暗棕色外胚乳向内伸入,与类白色内胚乳交错、形成大理石样纹理。纵切时可见宽端有小形腔隙,内藏小型干绩的胚。气强烈芳香,味辛辣、微苦。 以个大、体重、坚实、破开后香气浓烈者为佳。 显微鉴别 种仁横切面:外胚乳分内外2层。外层细胞扁平,切向延长,内含黄棕色物;内层细胞长方形,含红棕色物质,伸入于内胚乳形成错入组织,其中常有1个维管束,并有多数油细胞散在,油细胞直径42~140μm,内含挥发油液。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含多量脂肪油,淀粉粒及糊粉粒。内胚乳中有含棕色物质的细胞散在。 理化鉴别 取药材粉末2g,加乙醚8m1,振摇,冷浸2h,滤过。取滤液2m1,放入蒸发皿内,待乙醚挥散后,加茴香酵的硫酸试剂0.05m1,则显粉红色,渐变成紫色。(检查挥发油)
化学成分
种仁含挥发油8%~15%,脂肪油25%~40%,淀粉23%~32%,蛋白质及少量的蔗糖,多聚木糖,戊聚糖,色素,果胶及一种皂苷。挥发油主要有肉豆蔻醚(mvristi-cin)约4%,丁香油酚(eusenol),异丁香油酚约0.2%,右旋蒎烯,右旋芳樟醇,右旋龙脑松油醇,牻牛儿醇约6%,黄樟醚(safrole)约0.6%等。脂肪油的主要成分为肉豆蔻酸甘油酯(myristin,40%~73%)和油酸甘油酯(olein,约3%)[1]。另含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2]。种子还含双芳丙烷类化合物1、Ⅵ、和X等[3]。
药理作用
1.对胃肠平滑肌的影响  肉豆蔻煎剂对离体回肠有轻度兴奋作用,使收缩略有加强;高浓度表现短时间兴奋随即转入抑制[1]。
2.中枢抑制作用  肉豆蔻挥发油可增加雏鸡由乙醇引起的睡眠时间。此作用可能与其对单胺氧化酶( MAO)抑制有关[2]。丁香油酚、甲基丁香油酚等的混合液腹腔注射可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其中甲基丁香油酚的作用较强而毒性较小,给大鼠腹腔注射可产生麻醉作用。脑电图显示,产生大量慢波,但并不改变脑内多巴胺、去甲际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水平[3]。
3.抗肿瘤作用  肉豆蔻对3-甲基胆蒽烯(MCA)诱发的小鼠子宫癌有一定抑制作用[4]。另外,本品对二甲基苯并蒽(DMBA)诱发的小鼠皮肤乳头状瘤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
4.抗炎作用  肉豆蔻甲醇提取物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和醋酸诱发小鼠血管渗出性炎症均有显示持久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有效成分是肉豆蔻醚[6]。
5.毒性  一次灌服肉豆蔻粉1.9g/kg,可引起半昏迷状态,并因肝损伤可在24h内死亡,毒性成分为肉豆蔻醚[2]。
炮制方法
性味
味辛,性温。效腻、重、柔。 《蒙药学》:“辛、温、腻、重、柔。”
功效
抑赫依,调胃火,消食,开胃。
主治
主治心赫依,心刺痛,谵语,昏厥,心慌,司命赫依病,消化不良等症。 1.《论说医典》:“抑赫依,祛心脏诸症。” 2.《金光注释集》:“祛心赫依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心热、心慌 檀香25g,肉豆蔻、广枣各15g。制成煮散剂。每次3~5g,每日1~3次,煎服。(《后经医典》三味檀香汤) 2.治肺热,心赫依热,咳喘,刺痛 沉香100g,檀香、广枣、红花石膏、北沙参各40g,肉三蔻、紫檀香各20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内蒙古蒙成药标准》八味让沉香散) 3.治消化不良,食积,胃阳衰弱 蛇床子、肉豆蔻、干荜茇胡椒石榴白豆蔻光明盐、紫硇砂肉桂各等量。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2次。白糖水送服。(《蒙医药方汇编》十味蛇床子散)
制剂
冠心七味片 丹参230.4g,檀香25.6g,降香51.2g,山柰38.4g,肉豆蔻、广枣、沙棘各76.8g。以上七味,檀香、降香、山柰、肉豆蔻四味混合粉碎成细粉,其余丹参等三味提取3次:第1次加乙醇回流提取2h;第2次加70%乙醇提取2h,滤液合并,滤过,回收乙醇得稠膏状物;第3次加水煎煮2h,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两膏合并,将檀香等细粉与稠膏拌匀。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制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每片重0.3g。密闭。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浅棕红色;气微香,味微苦、酸。活血化瘀,强心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烦心悸心绞痛。口服,每次3~4片,每日3次。
药物分类
植物药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247 (2)郭金圣,等.药物分析杂志,1985,5(5):258 (3)李广勋.中药药理毒理与临来天津: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332 药理 (1)王正益.河南医药,1984,4(6):386 (2)Sherry C,et a1.J EthnoPharmaco1,1982,6(1):61 (3)Sell A B,et al Pharmacology,1976,14(4):367
蒙药名出处
《医药月帝》、《认药白晶鉴》
参考
《中华本草》蒙药卷
相关文章
肉豆蔻
肉豆蔻衣
肉豆蔻
肉豆蔻
肉豆蔻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