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Wu un long dan
|
蒙药名 | 扫布日干-其其格
|
别名 | 岗嘎冲
|
考证 |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载:“生于山崖间,形似四面八角塔,顶部具朝上开的钟形花。味苦,性微凉。”《无误蒙药鉴》称:“……开发红色花。味苦,性凉。根如缠绕的筋。”并附植物形态图1幅。上述植物形状及附图特征与蒙医所认用的乌奴龙胆之生态特征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岗嘎冲即扫布日干一其其格(乌奴龙胆)。
|
中药材基原 | 为龙胆科植物乌奴龙胆的全草。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乌权龙胆 Gentiana urnula H.Smith
多年生小草本,高5~8cm。须根淡黄色或黄褐色,微肉质。茎稀疏丛生,具有不育枝和花枝,常带紫色。叶密集,覆瓦状排列,膜质,扇形,长7~13mm,上部常带紫,端截形,微凹,边缘为白色软骨质,基部连合成短筒,抱茎。花常单生枝顶,稀2~3朵簇生;花萼筒状漏斗形,长1~1.3cm,5裂,裂片叶状;花冠下部白色,上部常呈淡紫色,具深蓝色条纹,筒状钟形或壶形,长2~3cm,径1~1.5cm,5裂,裂片短,卵状三角形,具小尖头,褶三角形、圆形或平截,与裂片等长或相当于其长度的一半,边缘稍啮蚀状;雄蕊着生于冠筒中部,花丝丝状,基部增宽,向冠筒下延成翅,花药黄色,长2.5~3mm;子房具柄,壶状,花柱线形,柱头头状。蒴果外露.卵状锥形,长1.5~1.8cm,子房柄长2.5~4cm;种子多数,黑褐色,长圆状卵形,长3~5mm,表面具海绵状网纹。花、果期8~10月。
生于海拔4800~5400 m的碎石带和高山草甸。产于青海、西藏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8~9月采收,洗净,晾干。
|
药材鉴别 |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味苦,性寒。效钝、糙、燥。
《金光注释集》:“味苦,消化后味苦,且具寒、钝、糙、燥等功效。”
|
功效 | 清热,解毒,止泻。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制剂 | |
药物分类 | 植物药
|
参考文献 | |
蒙药名出处 | 《认药白晶鉴》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