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Ci wei
|
维药名 | 克尔排
|
别名 | 困福孜,哈尔 普西提,萨尔斯里《明净词典》。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猬科动物刺猬、大耳猬的肉和皮。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1.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Linnaeus
体肥短,体长20~27cm,尾长约2cm,成兽体重约500g。头较宽而吻尖长,眼小,耳短,耳长不超过周围的棘刺,四肢短小,具5趾(指),有尖爪,前肢爪特别锐利,适于掘土。全县由头部耳后方开始,往后一直伸展到尾基部之前,体背覆有棘刺构成的甲胄,刺长1.5~2.5cm,刺之表面为纵棱与横纹交错,刺白色或中部杂有灰棕褐色;脸部、体侧和腹面以及四肢的毛为灰白或浅灰黄色;四足为浅棕色。头骨之颌关节窝后突甚小,明显低于颞乳突之高。雄性体形稍小;雌性较大,有乳头5对。
喜栖于平原、山丘或山地的灌木丛中,亦见于村落附近。昼伏夜出,冬眠期长达半年,遇敌则蜷缩成刺球状。食物以昆虫及其幼虫为主,亦食雏幼鸟、鸟蛋、蛙、蜥蝎、瓜果、蔬菜等。
2.大耳猬Hemiechinus auritus Gmelin
体形较小,体长170~230mm。吻部甚尖,耳大,耳长为37~50mm,耳尖钝圆,显然超过其周围的尖刺。躯体背面覆有硬制构成的甲胄,由头部耳后方开始,往后一直伸展到尾基部之前。体背部的尖刺为暗褐色与白色相间,也有少数全白色的刺。尾极短为棕褐色。
为荒漠、半荒漠地带典型的种类。栖息于农田、庄园,砾石荒漠也能见到。夜间活动,主要在菜园、芦苇丛、灌木丛中活动;以昆虫及小动物为食,也食植物。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地。
(养殖技术)多用笼养,内设可栖息的窝穴。每年繁殖1或2次,多为晚春产仔,每窝产3~6只,同胎仔数雌雄各半,生殖季节与冬眠季节各持续半年,交替出现。幼刺猬出生后,棘黏在皮肤上,20d后软棘刺竖起,发出吱吱叫声,10d左右睁眼20d出齿,40d可独立活动。喂食动植物混合饲料,煮熟后,加0.05%食盐,每日喂食新鲜饲料1次,孕妊期和哺乳期食料可以增加。主要疾病有肠炎、皮癣等。
(捕捉加工)全年可捕,以秋季为优,捕捉后,击毙,用刀纵剖,剥皮,将其肉、肝分别取出,烘干,皮翻开后撒上石灰于通风处干燥或钉木板上晒干。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
药材鉴别 | 本品呈多角形板刷状、不规则的六角形,头部、尾部与四肢被撑起或宽条形,有的边缘卷曲成筒状或盘状,长3~4cm。外表密被错综交叉的棘刺,刺长1.5~2.5cm,坚硬如针,灰白色,黄色或灰褐色,在放大镜下可见刺有纵横的纹理。腹面的皮上多有灰褐色软毛。皮内面灰白色或棕褐色,留有筋肉残痕,微具腥臭气。
显微鉴别 棘刺横切面:呈圆形,表面为角质层,下为皮层,毛囊类椭圆形约25个,髓部有纤维丝。纵切面有时可贝有细胞毛。
粉末特征:呈发白色至灰黄色。主要特征有棘刺的碎片、皮肤的碎片、小细胞毛、上皮组织等。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二级干热。
|
功效 | 生于生热,养筋健肌,燥湿退肿,补身壮阳固尿缩尿,愈伤生肌。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
注意事项 | |
代用药 | |
附方 |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刘勇民.维吾尔药志(下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418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