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Quan xie
|
维药名 | 查洋
|
别名 | 艾克热比、改吉都米、白除《拜地依药书》。
|
考证 | 《注医典》载:“全蝎,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毒虫。”《拜地依药书》载:“全蝎,八足而长足,身有节,色青,尾顶部有毒刺。它分为公全蝎和母全蝎两种,公全蝎的身瘦,体弱,毒刺较粗;母全蝎的身胖,体强,毒刺较细。”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全蝎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维吾尔医今用全蝎相符。
|
中药材基原 | 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全体。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立秋后采收,如果是小规模养殖,可直接将蝎用竹筷或镊子夹住放在收集容器中,如果采用房养或内部设置较复杂、难以拆卸的蝎窝,可以用白酒或乙醇向窝内喷,蝎会因受乙醇刺激而跑出来,然后进行捕收。加工方法有两种,“咸全蝎”,首先将蝎洗净捞出,放人盐水锅内浸泡6~12h,盐水浓度为4%~5%,浸泡后捞出,然后放入沸盐水中煮10~20min,再捞出、摊在通风处阴千。“淡全蝎”,先将蝎放人冷水中洗净,捞出,再放入沸水中煮,待水沸腾时捞出,晒干。蝎毒提取,可用高频电流刺激,也可用夹子夹住蝎尾,人工刺激头胸部,使蝎排毒以获取毒液。
|
药材鉴别 | 全蝎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孢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螫肢及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螫。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名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丁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有实验表明东亚钳蝎毒和从粗毒中纯化得到的抗癫癎肽(AEP)有明显抗癫癎作用[1]。与苯妥英钠、马西平和抗癎灵相比较,抗癫癎肽作用强,用量小毒性低;抗癫癎肽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2];蝎毒对内脏痛、皮肤痛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蝎毒使离体豚鼠心脏收缩张力增强,心率减慢,并呈频繁的心律不齐。抗癫癎肽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心率加快,同时也引起心律不齐[4]。家兔静注蝎毒0.2mg/kg,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5]。 3. 抗肿瘤作用 全蝎提取液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抑制作用[6]。 4. 免疫活性 东亚钳蝎毒免疫家兔血清所制备的血清与蝎毒进行琼脂扩散实验结果表明蝎毒有一定的免疫活性[7]。 5. 对代谢的作用 蝎毒对代谢的影响主要是对酶的影响。它可以影响组织的多种酶,而且对多数酶表现出抑制作用[8]。 6. 对外周神经系统的作用 蝎毒对胆碱能神经的作用是促使乙酰胆碱的释放[9]。大鼠腹腔注射某种蝎每2.5mg/kg,10min后,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显著升高[10]。 7.其他作用 全蝎醇提取物有显著的杀灭猪囊尾蚴的作用[11];蝎毒素对鼠有催涎作用。该毒素还刺激大鼠分泌胃液,胃液的酸度和胃蛋白酶活力增加。蝎毒素还能产生官缩,并导致早期流产[10]。 8.毒性 全蝎及蝎毒由于产地蝎种不同,其毒性有很大差异。蝎尾提取物灌胃LD50为5.2g/kg[12]。小鼠腹腔注射某种蝎毒后引起不安,兴奋性提高,流泪,唾液分泌过多,随后发生阵发性痉挛。其LD50为8.9mg/kg[10]。 |
炮制方法 | 1.全蝎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或漂洗,干燥。
2. 焦全蝎 先用木材烧热打馕坑,取适量全蝎装在铜锅内,用泥封闭锅盖,埋在火灰中过一夜即可,装在玻璃瓶内备用。
|
性味 | 三级干寒。
《拜地依药书》:“全蝎药性于寒。”
|
功效 | 祛湿散风,强筋健肌,软坚化石,利尿排石,开通耳窍,解蝎毒。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去毒焦全蝎(全蝎灰)0.5~3.5g,视病情而定。外用:适量。可入蜜膏、散粉;可入油剂、伤粉、眼粉、敷剂、滴剂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
代用药 | |
附方 | 1.治耳痛 取适量全蝎,浸泡在适量橄榄油中,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取油滴耳。
2.治膀胱结石,肾脏结石 取适量全蝎,采取专用炮制法,烧焦后,研成细粉,取适量冲服。(1、2方出自《注医典》)
3. 治全蝎叮伤 取适量全蝎,研成糊状,敷患处或焦全蝎研成细粉冲服。
4. 治视力减弱,下睑内部粒疮 取适量焦全蝎,研成细粉,涂于眼部或下睑内侧。
5. 治白癜风 取适量全蝎,研成细粉,与适量葡萄醋调配制成敷剂,敷于患处。
6.治恶性疮疡 取适量全蝎,与适量橄榄油烧焦,研成细粉,撒于伤处。
7.治背痛,坐骨神经痛,痔疮 取适量全蝎,浸泡在适量橄榄油中,将瓶封闭数日,取适量油汁涂于患处。
8.治斑秃 取适量全蝎,与适量橄榄油烧焦,制出全蝎油,取适量涂于患处。(3~8方出自《拜地依药书》)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周新华,等.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88,2O(1):68 [2]董北,等.生物化学杂志,1989,5(5):467 [3]吉永华,等.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83,15(6);517 [4]Zhou X H et a1.Biochem J,1989,257(2):509 [5]刘崇铭,等.沈阳药学院学报,1989,6(3):181 [6]徐国均,等.生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504 药理 [1]刘余铭,等.沈阳药学院学报,1989,6(2):95 [2]于家琨,等.沈阳药学院学报,1992,9(3);200 [3]刘宗铭,等.沈阳药学院学报,1989,6(3):176 [4]刘崇铭,等.沈阳药学院学报,1987,4(2):109 [5]吕欣然,等.潍坊医学院学报,1990,12(3):24 [6]张甫同,等.皖南医学院学报,1990,9(1):1 [7]张继学,等.中国兽医科技,1990,(8):28 [8]Moustafa F A,et a1.Toxicon,1974,13:482 [9]Taziff-Pepierre F,et a1.Toxicon,1978,16:428 [10]阴健,等.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310 [11]张贵君.中国中药杂志,1991,16(5);302 [12]朱亚江,等.江苏医药,199O,16(9):513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