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Qian ma
|
维药名 | 查卡克欧提
|
别名 | 安诸刺、安知刺《回回药方三十六卷》,开日孜、安吉热《明净词典》。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荨麻科植物麻叶荨麻等的全草。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麻叶荨麻 Urtica cannabina 1.
多年生草本。茎高达150cm,有棱,生螫毛和紧贴的微柔毛。叶对生,叶片轮廓五角形,长4~12cm,宽3.5~12cm,3深裂或3全裂,1回裂片再羽状深裂,两面疏生短柔毛,下面疏生螫毛;托叶离生,狭三角形。雌雄同株或异株,同株者雄花序生于下方;花序长达12cm,雄花序多分枝;雄花直径约2mm,花被片4,雄蕊4;雌花花被片4深裂,花后增大,包着果实,长达2.5mm,有短柔毛和少数螫毛,柱头画笔头状。瘦果卵形,扁,长约2mm,灰褐色,光滑。花期7~8月。果期8~9月。
喜生于山坡、丘陵和山野路边草地。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陕西、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均有分布;国外前苏联、蒙古、朝鲜、日本等地亦有分布。
附注:狭叶荨麻Urtica angustifolia Fisch.、阔叶荨麻Urtica laetevirens Maxim.同等作为荨麻入药。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切段,晒干。
|
药材鉴别 | 本品长短不一,直径0.3~0.8cm。茎呈灰绿色或黄绿色,具纵棱,有螫毛和柔毛;叶对生,叶片多皱缩卷曲,由于品种不同,叶湿润后展平,有掌状3深裂者、披针形或党卵形,稳状花序,雌雄异株或同株。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1)叶横切面 上表皮和下表皮细胞各1列,椭圆形,切线延长,下表皮细胞略小,上表皮外被稀少的非腺毛,下表皮细胞腺毛略多,且有小腺毛;叶肉细胞异型,栅栏组织1列,细胞圆柱状,间杂有深入海绵组织的较大的网纹细胞,海绵组织细胞3~5列,排列微疏,类圆形;维管束内韧型,在上下表皮与维管束之间有厚角组织。
(2)粉末特征 呈绿色。网纹细胞多,椭圆形或卵圆形,长40~120μm,表面观呈近圆形;非腺毛有两种,一种粗大,另一种较短小而细;簇晶较多,直径约10μm;气孔不定式,长约30μm;螺纹导管,直径10~40μm;腺毛少见,腺头直径20~40μm。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荨麻水煎准给小鼠灌胃,结果提示荨麻有明显的抗凝作用[1]。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三级干热,有毒。
《药物之园》:“三级首干热,有人认为二级干。”
|
功效 | 生干生热,成熟异常黏液质,赤肤生辉,增加色素,祛寒消肿,温胃散气,开通肝阻。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3~7g。外用:适量。可入糖浆剂、蜜膏剂、小丸、敷剂、洗剂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
代用药 | |
附方 |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刘勇民,等.维吾尔药志(下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514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612 药理 [1]秦元满,等.中医药学报,2001,29(3):65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