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Xi gua
|
维药名 | 塔吾孜
|
别名 | 比提合 印地、印地瓦乃、塔尔布孜《拜地依药书》。
|
考证 | 《药物之园》载:“西瓜,是众所周知的瓜果;原植物蔓性草本,茎细弱,匍匐,叶宽,三角形,适合于沙地生长,春种夏果,果实为圆形和椭圆形,外表墨绿色,内为红色或黄色,味甜可口,水分多,种子黑色、白色等,带花纹,仁可食。”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西瓜一致。
|
中药材基原 | 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果实。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etNakai[Citrullus vulgaris Schrad.ex Eck1.et Zeyh.]
一年生蔓性草本,茎细弱,匍匐,略具5棱,嫩枝密被毛;卷须2分叉,被毛。叶互生;叶柄长3~12cm;叶片三角状卵形、广卵形等,长8~20cm,宽5~18cm,3深裂或近3全裂,中间裂片较长,两侧裂片较短,裂片再作不规则羽状深裂或二回羽状分裂,两面均甚粗糙。花单性,同株,单生于叶腋;雄花直径2~2.5cm;花梗细,被长柔毛;花萼合生成广钟形,被长毛,先端5裂,裂片窄技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冠合生成漏斗状,外面绿色,被长柔毛,上部5深裂,裂片卵状长椭圆形或广椭圆形,先端钝;雄蕊5,其中4枚成对合生,1枚分离,花丝粗短;雌花较雄花大,花萼、花冠和雄花相似;子房下位,卵形,外面多少被短柔毛,花柱短,柱头5浅裂。瓠果近圆形或长椭圆形,径约30cm,表面绿色、浅绿色,多具深浅相间的条纹。种子多数,扁平,略呈卵形。花期6~7月,果期7~10月。
国内外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在25~30℃间生长最为适宜,低于10℃则停止生长。以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上或水田黏壤土为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青苗移栽或直播法。类型分普通西瓜、瓜子瓜、小西瓜。根据不同成熟期,又可分早、中、晚熟等品种。种子催芽,可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中、下旬,用54~56℃温水浸种15min,放冷水中浸24h,再在25~30℃下催芽2~3d,待大部分芽露出后,可进行苗床播种。苗床地选用培养土,上开小穴,浇水,每穴播2粒,覆培养土1层,浇水,再薄覆细土,用塑料薄膜覆盖。经4~15d出苗。出苗后及时通风,降温、湿度,并间苗、追施提苗肥,有些地区用嫁接换根,以南瓜、等瓜、葫芦根作砧木,西瓜苗作接穗,嫁接成活后栽种。亦可与麦地套作。移栽按行株距2m×O.4m开穴,苗带土栽种。幼苗期至藤蔓封行前,要中耕除草,使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防止板结。苗高50cm,开始压蔓,每隔4~5节进行理压或地面压,亦可选在雌花下面压蔓。在主蔓或干蔓上选雌花座瓜。清晨7时,用人工授粉。果实膨大期间要翻瓜3~4次。可在下午进行,使受光面全。
田间管理 座瓜前不再追肥,待头瓜座稳后追肥,结瓜时要重施粪肥及过磷酸钙、草木灰等;通干旱及时浇水。
|
采收加工 | 夏季采收。
|
药材鉴别 |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湿寒,味甘。
1.《拜地依药书》:“二级湿寒。”
2.《药物之园》:“二级首寒、二级末湿。”
3.《拜地依药书》:“有人认为二级寒、三级湿。”
|
功效 | 生湿生寒,降低胆液质和血液质烈性的过盛,稀化血液质,产生甜味黏液质,清热利尿,润燥解渴,退热退烧、湿身肥体。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
注意事项 | |
代用药 | 若本品缺货,可用葫芦代。
|
附方 | |
制剂 | 斯日坎吉本 阿比 台尔布孜 醋糖浆 西瓜汁500ml,葡萄醋150ml,方糖500g。西瓜汁过滤去渣,倒入葡萄醋,加方糖,溶化,用温火煎沸一次即可。功能降低胆液质和血液质烈性的过盛,稀化血液质,清热利尿,润喉止渴,清热退烧,消除黄疸等。主治干热性或胆液质性疾病,如热盛尿少、小便淋烧、口干喉燥、发热伤寒、黄疸等。内服,每日3次,每次30~50ml。(《拜地依药书》)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849 药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849 |
维药名出处 | 《拜地依药书》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