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苗族医学 > 苗族医药 > 正文
鹿角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Lu jiao
苗药名
苗药拼音
别名
纱如宝格音-雅森-额布日
考证
参见“鹿茸”条。
中药材基原
为鹿科动梅花鹿或马鹿的已骨化的角。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参见“鹿茸”条。
栽培与养殖
采收加工
分砍角和退角两种。在11月至翌年2月间将鹿杀死后,连脑盖骨砍下,除去残肉,洗净风干者,称“砍角”。或系雄鹿于换角期自然脱落,故不带脑盖骨者,称为“退角”。多在3~4月间采收。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1)梅花鹿角 通常有3~4分枝,全长30~60cm,直径2.5~5cm。侧枝多向两旁伸展,第一枝与珍珠盘相距较近,第2校与第一枝相距较远,主枝末端分成两小枝。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枝端以下具明显骨钉,骨钉断续排成纵棱,顶部灰白色或灰黄色,有光泽。 (2)马鹿角 呈分枝状,通常有4~6分枝,全长50~120cm。主枝弯曲,直径3~6cm,基部具盘状突起,习称“珍珠盘”、周边常有稀疏细小的孔洞,侧枝多向一面伸展,第1枝与珍珠盘相距较近,第2枝靠近第1枝着生。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光泽,角尖平滑,中、下部常具状突起,习称“骨钉”,并具有纵棱。质坚硬,断面外圈骨质,灰白色或微带淡黄褐色,中部多呈灰褐色,具蜂窝状孔。无臭,味微咸。 理化鉴别 取梅花鹿角和马鹿角新鲜横断面,在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梅花鹿角骨密质显亮白色,骨疏质显灰白色荧光。马鹿角骨密质显淡蓝色荧光,骨疏质显蓝褐色荧光。 品质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本品浸出物依热浸法测定,浸出物不得少于17.0%
化学成分
鹿角含胶质25%,磷酸钙50%~60%,碳酸钙及氮化物[1]。另含氨基酸,内有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脯氨酸(prol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亮氨酸(leuc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na-nine),赖氨酸(lysine),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2]。
药理作用
鹿角提取物给麻醉犬静注,能明显增加心脏搏出量,但对心排出量、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和外周总阻力无明显改变[1]。
性味
味咸,性温。
功效
燥脓,燥恶血,平协日乌素,消肿,止刺痛,解毒。
主治
主治肺脓肿,哈血痰,脚伤水肿,胸胁刺痛症,乳肿,疮疡。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附方
1.催产 血余炭15g,羊角(制)、鹿角(制)、藏羚羊(制)各5g。制成散剂。每次1.5~3g,白酒送服。(《观者之喜》四味血余炭散) 2.治胎衣不下 芦(制)、硇砂各5g,鹿角(制)10g。制成散剂。每次1.5~3g,白酒送服。(《观者之喜》三味藜芦散)
制剂
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第四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125 (2)王静竹,等.中药材,199O,13(10):13 药理 (1)戴立春.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1,3(2):103
苗药名出处
参考
《中华本草》蒙药卷
相关文章
鹿角
鹿角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