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Juan mao ju
|
苗药名 | |
苗药拼音 | |
别名 | 扫日劳贡瓦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菊科植物绢毛菊的全草。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绢毛菊 Siriseris gillii(S.Moore)Stebb.
多年生草本。根长圆锥形。茎直立而短,高15~30cm。叶披针形,在高大植株中长可达10cm,宽可达2.5cm,但在短小植株中,长仅2cm,宽2~3mm,叶先端急尖,基部下延为叶柄,边缘羽状裂或具锯齿。头状花序,密集于茎端成圆柱形,通常有棕色长柔色;总苞片长9~14mm,外层总苞片2枚,线形,内层总苞片4枚;花全部舌状,舌片黄色而基部带黑色,舌片先端5齿裂,简部长3.5~6mm。瘦果长圆形,冠毛基部草黄色或近白色,长11~12mm。花、果期7~9月。
多生于高山草地。分布于陕西、青海、四川、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7~9月采收,阴干。
|
药材鉴别 |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性味 | 味极苦,性原。效钝、轻、糙。
|
功效 | 疗伤,接骨,燥协日乌素,清热,解毒,止刺痛。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制剂 | |
临床研究 | |
参考文献 | |
苗药名出处 |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