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sha ren
|
苗药名 | |
苗药拼音 | |
别名 |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1.阳春砂 Amomum villosum Lour.
多年生草本,高1.2~2m。根茎圆柱形。细瘦,匍匐于地面,棕红色或间有绿色,节上有鞘状膜质鳞片;芽鲜红色,倾斜,锥状。茎直立,圆柱形。叶2列;叶舌长2~3mm,先端圆形或微凹,棕红色或有时绿色,无毛或被疏短柔毛;叶几无柄;叶片狭长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40cm,宽2~5cm,先端渐尖或呈尾状急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无毛或有时下面有微毛。花葶从根茎上斜出,长7~15cm;总花梗长3~10cm,被细柔毛;鳞片椭圆形,长0.8~2.5cm,先端钝圆,淡棕色,基部常连合成管状;穗状花序疏松;总苞片膜质,长椭圆形,长约1.8cm,宽约6mm;苞片管状,白色,长约1.1cm,膜质,顶端2裂;花萼管状,白色,长约1.6cm,先端3齿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管细长,长1.8~2cm,3裂,裂片长圆形,白色,长约1.2cm,宽约5mm,上方裂片稍宽,先端兜状;唇瓣近圆形或卵形,内凹呈勺状,长约1.8cm,宽约1.5cm,白色,中央部分稍加厚,呈淡黄色或黄绿色,间有红色斑点,先端2浅裂,边缘有不整齐的齿裂,基部收缩成短柄;侧生退化雄蕊2枚,位于唇瓣的基部,呈乳头状突起;雄蕊1,长约1cm,花药长圆形,药隔附属体3裂,中间裂片半圆形,反卷,两侧裂片细小,向外平展,花丝扁平,较药略短;子房下位,长圆形,外被细柔毛。蒴果球形或长圆形,径约1.5cm,具不分枝的软刺,熟时棕红色。种子多数,芳香。花期3~5月,果期7~9月。
生于山沟林下阴湿处。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现多栽培。
2.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var.xanthloides(Wal1.ex Bak.)T.1.Wu et Senien
本变种与正种外部形态极相似,惟本变种根茎先端的芽、叶舌多绿色;果熟时亦为绿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于山沟林下阴湿处。分布于云南。现多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生物学特性 喜热带、南亚热带季雨林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能耐短暂低温,-3℃受冻死亡。主产区年平均气温19~22℃;水量在1000mm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怕干旱,忌水涝。需适当荫蔽,喜漫射光。宜选森林保持完整的山区沟谷林,有长流水的溪沟两旁,传粉昆虫资源丰富的环境,以土层深厚、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和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黏土、沙土栽种。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新区种植为减少运苗困难宜采用种子繁殖,此法可使品种获得复壮,繁殖快。采果9~10月初,种子新鲜时及早播种,发芽率高,早成苗,次年5月雨季初可出圃定植。如当年不能播种,可将种子用湿沙贮存至次年2~3月升温时播种。老产区种苗充足,多采用分株繁殖,直接从大田或苗圃割取带有1~2条萌发匍匐茎,具5~10片叶的壮实幼苗作种苗。行株距lm×1m,挖穴长、宽、深约30cm×20cm×20cm,每穴栽苗1株,覆土6~7cm,压实,浇水,盖草,保湿。
田间管理 种植后的第1、第2年幼龄期,每年除草2次,施肥培土2~3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为保持各生育期的荫蔽度,应修砍过荫的荫蔽树,以调整荫蔽度,可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旱季浇水覆盖地面保墒,雨季注意排除积水。砂仁的花是典型的虫媒花,在自然条件下,必须依赖昆虫传粉才能结果。因此,在缺少传粉昆虫的栽培地,花期应用抹粉法进行人工授粉,可大幅度提高砂仁的结果率和产量。同时要保持或引进传粉的昆虫,有黄绿彩带蜂、埃氏彩带蜂和虹彩带蜂。为防止落果,可喷(5~10)×1062,4-D。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立枯病,苗期发生,可喷1:1:12O(~140)波尔多液防治。叶斑病,苗期发生,用1:1:150波尔多液或50%托市津1000倍液交替喷雾。还有果疫病。虫害有黄潜蝇。
|
采收加工 | 果实将熟时剪下果序,晒干或微火焙干。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1)阳春砂仁 果实椭圆形,长1~2cm,直径1.5~2cm。外表面深棕色,具不明显的三钝棱,有短钝软刺,纵棱(维管束)隐约可见。顶端有突起的花被残基,基部有果柄痕或连有总果柄。果皮薄,易纵向撕裂,内表面淡棕色,纵棱明显。种子团呈长圆形,分成3瓣,每瓣成团块。种子呈不规则的多面体,长约3mm,宽约2mm,深棕色或黑褐色,外被膜质而粗糙的假种皮。背面平坦,在较小一端的侧面或斜面有明显凹陷(种脐),合点在较大的一端,种脊沿腹面而上,成一纵沟。种子坚硬,种仁黄白色。气芳香浓烈,味辛、微苦。
以个大、坚实、饱满、种仁红棕色、香气浓、搓之果皮不易脱少者为佳。
(2)绿壳砂 呈类圆形,长1.5~2cm,直径1~1.5cm。外表黄棕色或棕色,有片状突起,种子团形状较圆,表面发棕色至棕色,有的外面被1层白粉,不易擦落。其余与阳春砂相似。气味略逊于阳春砂。
显微鉴别 阳春砂种子横切面:假种皮有时残存。种皮表皮细胞1列,径向延长,壁稍厚;下皮细胞1列,含棕色或红棕色物。油细胞层为1列油细胞,长76~106μm,宽16~25μm,含黄色油液。色素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细胞多角形,排列不规则。内种皮为1列栅状厚壁细胞,黄棕色,内壁及测壁极厚,细胞小,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并有少数细小草酸钙方晶。内胚乳细胞含细小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粉末特征:灰棕色。内种皮厚壁细胞红棕色或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厚,非木化;胸腔内含硅质块,断面观为1列栅状细胞,内壁及侧壁极厚,胞腔偏外侧,内含硅质块。种皮表皮细胞淡黄色,表面现长条形,常与下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下皮细胞含棕色或红棕色物。色素层细胞皱缩,界限不清楚,含棕色或深棕色物。外胚乳细胞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充满细小淀粉粒集结成的淀粉团,有的包理有细小草酸钙方晶。内胚乳细胞含细小糊粉粒及脂肪油滴。油细胞无色,壁薄,偶见油滴散在。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1.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给家兔灌服砂仁,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砂仁对花生四烯酸或胶原与肾上腺素的合剂所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有明显保护作用[1]。 2.抗溃疡作用 砂仁灌胃给药,对束缚水浸法小鼠应激性溃疡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显著减少大鼠的胃酸分泌;可明显抑制胃酶消化蛋白。砂仁抑制大鼠胃酸分泌的作用是由于促进胃黏膜细胞释放前列腺素所致[3]。 3.对肠道平滑肌的作用 砂仁种子提取液能明显加强豚鼠离体回肠的节律性运动,并使收缩幅度增大。大剂量则使张力减弱,振幅降低,并能拮抗乙酰胆碱及氯化钡对肠管的兴奋作用。砂仁还能促进小鼠肠道运动,增进胃肠运输功能[4,5]。 4.其他作用 砂仁给小鼠灌胃,有明显镇痛作用(扭体法)。并能显著减少小鼠抗体细胞数[1]。 |
性味 | 味辛,性温。
|
功效 | 温肾,暖胃,益肾。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制剂 | |
临床研究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林级田,等.中草药,1989,20(8):341
(2)王兴文,等.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12(2):1
药理
(1)吴师竹,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0,6(5):32
(2)吴师竹,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85,(创刊号):184
(3)吴师竹,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85,(创刊号):217
(4)黄溢明,等.中药材,1985,(3):40
(5)郑兴中,等.福建中医药,1985,(1):44
|
苗药名出处 |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