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苗族医学 > 苗族医药 > 正文
珍珠杆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Zhen zhu gan
苗药名
苗药拼音
别名
干达嘎日,僧刺尔,阿尔斯冷-乌日格斯,布尔-博热勒吉格讷,查干-博热勒吉格讷,查干-干达嘎日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生于阴坡林中,树似玫瑰幼枝,绿色,髓松,叶色似杨树,具刺,花白黄色,红色果聚生。”《无误蒙药鉴》载:“……叶茎均具刺和毛。”并附植物形态图1幅。上述植物形态及附图特征与蒙医所沿用的库页悬钩子之特征基本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干达嘎日即博热勒吉格讷(珍珠杆)。
中药材基原
为蔷薇科植物库页悬钩子的茎。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库页悬钩子 Rubus sachalinensis Lev L. 小灌木,高0.6~2m。枝紫褐色,小枝具柔毛,被较密黄色、棕色或紫红色直立针刺,并混生腺毛。复叶;叶柄长2~5cm,顶生小叶柄长1~2cm,侧生小叶几无柄,均具柔毛、针刺或腺毛;托叶腺形;小叶常3枚,不孕枝上有时具5小叶,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3~7cm,宽1.5~4(~5)cm,先端急尖,顶生小叶先端常渐尖,基部圆形,项生小叶基部有时浅心形,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或缺刻状锯齿。花白色,5~9朵成伞房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长1~2cm;花直径约1cm;花萼外面密被短柔毛,具针刺或腺毛;花瓣舌状或匙形,短于萼片;花丝与花柱等长;花柱基部和子房具绒毛。果实卵圆形,直径约1cm,红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山坡潮湿地密林下、稀疏杂木林内、林缘、林间草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栽培与养殖
采收加工
秋、冬季割取地上部分,除去外皮,切段,晒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茎呈圆柱形,长约20cm,直径0.4~0.8cm。表面发红色至发红褐色,有纵向皱沟、突起的侧枝痕及白色的皮刺基。外皮易剥离后呈红棕色。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都较薄,红褐色,木部黄白色至浅红褐色。髓部较大,疏松呈海绵状,白色至黄白色。体轻,质坚硬。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叶、果、茎有黄酮苷反应,根有三萜皂苷反应。果实含有苹果酸,枸橼酸,水杨梅酸,葡萄糖,蔗糖,果糖,果胶质,黏液质,挥发油。成熟果实含有维生素C[1]。
药理作用
1.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叶、茎及根之膏能改善子宫收缩幅度,并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1]。
2.解热作用  果实可用于发汗、清热及治疗感冒和其他热性病[1]。
3.对呼吸系统和皮肤的作用  本品可制成糖浆,用于止咳及治疗咽炎、肺炎。根的煎剂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痉挛、湿疹[1]。
4.其他作用  叶的水浸液可用于止泻。花的煎剂可用于神经衰弱,浸液可用于治疗蛇毒及蝎毒[1]。
性味
味甘、微辛,性平。效柔。 《内蒙古中草药》:“味甘、微苦,性平,效性柔。”
功效
炼疫热,止咳,调理机体。
主治
主治温病初期热,讧热,感冒,陈旧性肺热,咳嗽,痰多,气喘,痰不易咳出等。 《论说医典》:“珍珠杆清赫依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温病初期,疫热 土木香苦参各50g,珍珠杆25g,山柰12.5g。制成煮散剂。每次3~5g,每日2~3次,水煎服。(《蒙医药方汇编》四味土木香汤) 2.治温病后期 珍珠杆、漏芦花各等量。制成煮散剂。每次3~5g,每日1~2次,水煎服。(《蒙医金匮》二味漏芦花汤)
制剂
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白清云.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蒙文版).赤峰:内蒙古科技出版社,1986.378 药理 (1)白清云.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蒙文版).赤峰;内蒙古科技出版社,1986.378
苗药名出处
参考
《中华本草》蒙药卷
相关文章
珍珠盐
珍珠草
珍珠
珍珠
珍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