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Dang gui
|
苗药名 | |
苗药拼音 | |
别名 | 查干当棍,额目当根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当归 Angelica sinensis(Oily.)Diels.
多年生草本,高0.4~1m。茎直立,带紫色,有明显的纵直槽纹,光滑无毛。叶二至三回单数羽状分裂,叶柄长3~11cm,基部叶鞘膨大;叶片卵形;小叶3对,近叶柄的1对小叶柄长0.5~1.5cm,近顶端的一对无柄,呈一至二回分裂,裂片边缘有缺刻。复伞形花序,顶生,伞梗10~14个,长短不等,基部有2枚总苞片,或缺如;小总苞片2~4枚,线形;小伞形花序有花12~36朵,小伞梗长0.3~1.5cm,密被细柔毛;萼齿5,细卵形;花瓣5,白色,呈长卵形,先端狭尖,略向内折,无毛;雄蕊5,花丝向内弯;子房上位,花柱短,花柱基部圆形。果实椭圆形至卵形,长4~6mm,宽3~4mm,成熟后易从合生面分开;分果有果棱5条,背棱隆起,侧棱发展成宽而薄的翅,翅边缘淡紫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多为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生物学特性 为低温长日照作物,宜高寒凉爽气候,在海拔1500~3000m均可栽培。在低海拔地区栽培抽薹率高,不易越夏。幼苗期喜阴,透光度为10%,忌烈日直晒;成株能耐强光。宜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低洼积水或者易板结的黏土和贫瘠的砂质土栽种,忌连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在海拔高(1700m以上)、气温低的地区,可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海拔低(1700m以下)、气温稍高的地区,可于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播前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横沟,沟距30cm,深3~5cm,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每1hm2用种量22.5~30kg。穴播,穴距约27cm,深3~5cm,每穴播种10粒左右,每1hm2用量11.25~15kg,稍加镇压,覆细土或细粉肥,再覆盖薄层短草。育苗移栽:甘肃在6月上、中旬;云南在6月下旬播种,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覆盖细土,再盖草。8月上旬揭去盖草,除草1~2次,10月上旬挖苗,扎把,堆藏或窖藏。定植地于秋季深耕,施足基肥,翌年4月栽种前耕翻,耙平,按行株距25cm×35cm开穴,每穴栽2或3苗,覆土2~4cm。幼苗生长过大,越冬时有足够营养物质时容易通过春化,第2年提早抽薹,根木质化,失去药用价值;幼苗过小,也直接影响报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各地应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培育中等苗子,降低油薹率而获得高产。此外,应选择中等成熟度的种子,不使用提早抽薹植株所给种子。
田间管理 5月苗高5~7cm时除草,要求早除浅除,6月亩高13~17cm时第2次除草,除深除净,并培土,除第2、第3次草时,结合拔除抽薹植株,增施饼肥、硝酸钦或尿素等。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选用无病健壮种苗,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石灰消毒病穴,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灌病区;褐斑病,高温高湿时发病较重,发病初期喷1:1:150波尔多液或用65%代森锌500倍液喷射。虫害有桃蚜、种蝇、蛴螬等。
|
采收加工 | 一般须培育3年才可采收。秋末挖取其根,除净茎叶、泥土,置通风处阴干,按大小分别扎成小把,用微火熏干令透即得。本品带油性,易霉败、虫蛀,必须贮存干燥处,逢雨季节,须用硫黄熏过或适当的烘透。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根头及主根粗短,略呈圆柱形,长1.5~3.5cm,直径1.5~3cm,下部有3~5条或更多的支根,多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4~1c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椭圆形皮孔;根头部具横纹,顶端残留多层鳞片状叶基。质坚硬,易吸潮变软,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形成层环黄棕色,皮部有多数棕色油点及裂隙,木部射线细密。有浓郁的香气,味甜、辛,微苦。
显微鉴别 侧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细胞。韧皮部宽广,多裂隙,有多数分泌腔(主为油室,也有油管),类圆形,直径60~220cm,周围分泌细胞数个至10多个,近形成层处分泌腔较小。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成放射状排列,木射线宽至10多列细胞;木薄壁细胞较射线细胞为小。
粉末特征:米黄色。①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直径18~34μm,壁稍厚,非木化,表面(切向壁)有微细斜向交错网状纹理,有时可见菲薄横隔。②油室及油管碎片有时可察见,油室内径25~160μm,含挥发油滴。③梯纹、网纹导管直径13~30μm,另具缘纹孔及螺纹导管。此外,有木栓细胞、淀粉粒,偶见木纤维。
理化鉴别 (1)薄层色谱 取本品细粉(20目)100g,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挥发油,吸取一定量,用乙酸乙酯稀释成10%的溶液,作供试液,另以丁烯酜内酯的醋酸乙酯溶液作对照液。分别点样在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石油醚(15:85)展开,展距15cm。置紫外光灯(254nm)下,样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品粉末3g,加乙醚30m1,回流lh,滤过,滤液蒸去乙醚,残渣加石油醚3m1,振摇滤过。滤渣加乙醇3ml溶解,紫外光灯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本品50%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40.0%。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1.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当归水煎剂能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对ADP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本品所含成分阿魏酸在体内、外能抑制各种诱导剂诱导人、兔和大鼠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1~4]。阿魏酸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强于阿司匹林[1]。当归及阿魏酸均有明显抗血栓作用,可使大鼠血检干重量显著减轻,血栓长度缩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延长[5]。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经当归治疗后,血液黏滞性降低,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时间缩短[6]。 2.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当归水浸剂小鼠口服具有显著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生成的作用[7]。当归多糖对贫血小鼠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股骨有核细胞数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8]。能显著刺激多功能造血于细胞增殖、促进红细胞分化、刺激早期红系祖细胞和晚期造血红系祖细胞的增殖[9]。 3.抗心律失常作用 当归才奎尼丁样作用,能降低心肌兴奋性,延长离体兔心的有效不应期,对用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引起的心律失常有拮抗作用[10]。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律失常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1]。 4.抗心肌缺血 当归浸膏能显著扩张高体豚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10]。当归对减压或常压急性缺氧动物有降低耗氧量、耗氧速率和增强动物耐缺氧能力的作用[12]。静注当归注射液能显著减轻麻醉犬因阻断冠脉时的心肌梗死范围,对抗实验性家兔心肌缺血[13,14]。 5.降压作用 给清醒肾型高血压犬静注当归挥发油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当归挥发油是当归降压的有效成分之一[13]。当归对外周血管的扩张作用不受普蒂洛尔和酚妥拉明的影响,但阿托品及苯海拉明可减弱其扩血管作用[12]。 6.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口服当归粉对大鼠和家兔实验性高血脂症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对实验性动脉硬化大鼠的病变主动脉有保护作用[15]。 7.抗氧化作用 当归在体外对人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有十分显著的激活作用。各种实验证明;阿魏酸是一种优氧化剂[16]。阿魏酸还直接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反应和自由基反应,以及与生物膜磷脂结合保护脂质等多种机制拮抗自由基对组织的损害[17]。 8.增强免疫功能 当归、当归多糖和阿魏酸钠对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显著的刺激作用,对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的机体,有调节和恢复作用[18~20]。对细胞免疫[21]和体液免疫[22]也有促进作用。当归具有很强的干扰素诱生[23]和白细胞介素-2(IL-Z)的诱生作用[24]。 9.对子宫的作用 当归对子宫具有“双向性”作用,当归的高沸点挥发油对子宫呈抑制作用[25],当归水或醇溶性非挥发性物质对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26]。 10.抗促性腺激素作用 阿魏酸可抑制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和催乳素[27],也可拮抗促性腺激素等刺激性激素释放,从而对雌性可引起黄体损伤和血浆孕酮水平降低,在雄性引起晕酮释放减少[28]。 11.抗炎镇痛及抗损伤作用 当归水煎液对多种致炎剂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9]。本品水提取物能降低血管通透性[30],能抑制腹腔注入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当归口服或局部应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家兔急性浮肿,显示抗浮肿作用[31]。 12.其他作用 当归及当归多糖有明显抗辐射损伤作用[32~34]。当归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肿瘤EC、HeP、S180、Lewis、B16等瘤株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35]。当归对保护肝细胞和恢复肝脏某些功能有一定效果[36]。当归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感染小鼠预防性给药或感染后治疗,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37]。当归还有镇静[38]、解痉[39]、平喘[40]等作用。 |
性味 | 味甘、辛,性温。效重、钝、燥。
1.《无误蒙药鉴》:“味辛。”
2.《金光注释集):“味涩、辛,消化后味苦,性温,效重、钝、燥。”
|
功效 | 清心热,解毒,调经,止痛,平赫依。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制剂 | |
临床研究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陈耀祖,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4,5(1):125
(2)陈耀祖,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4,5(4):515
(3)林茂,等.药学学报,1979,14(9):529
药理
(1)尹钟洙,等.药学学报,1980,15(6):321
(2)徐理纳,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4,6(6):414
(3)尹钟洙.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87,1(1):8
(4)徐理纳,等,药学学报,1985,20(1):5
(5)李承珠、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2(2):11
|
苗药名出处 |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