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Niu bang zi
|
苗药名 | |
苗药拼音 | |
别名 | 吉松,洛西古,西伯图茹,塔拉布斯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果实。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牛蒡Arctium laPPa L.
二年生草本,高1~1.5m,上部多分枝。根生叶互生,茎生叶互生;叶大,有长叶柄,表面有纵沟;叶片片卵形或心形,下部的叶长40~50cm,茎上部的叶逐渐变小,先端钝圆而具一小尖头,基部心形,边缘稍带波状或呈齿状,上面深绿色,光滑,下面密生灰白色短绒毛。头状花序丛生,着生于枝端,排列成伞房状,直径2~4cm;花梗长3~7cm,表面有没沟,密生细柔毛;总苞球形,由多数覆瓦状排列之苞片组成,苞片披针形或线形,基部密接,先端延长而成针状,朱端钩曲,着生多数筒状两性花;花冠先端5浅裂,裂片呈狭长三角形,下部连合成筒状;雄蕊5,生在花冠简内上部,与裂片互生。花丝分离;花药连合成简,围绕在花柱四月;子房椭圆形,下位,1室,顶端圆盘状,盘上着生分离的白色冠毛,花枉细长,柱头2分叉。瘦果略呈弯曲之长倒卵形,灰褐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一般为栽培品。分布于全国各地。
|
栽培与养殖 |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怕涝,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0~25℃,发芽率70%~90%。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播种期,南方为秋季8~9月,北方为春季3~4月;夏季亦可播种。如遇干旱,出苗不易整齐;秋播如果太晚,第2年则不能开花结实。直播或育苗移栽法,以直播为主。播种前将种子放在30~40℃温水中浸泡24h,按行株距70cm×50cm开穴,穴深10cm,穴内施腐熟厩肥或堆肥,填一薄层细土,播5~6粒种子,浇水,覆土3~5cm,稍加镇压。每1hm2用种量15~30kg。播后10d左右出苗。育苗移栽法,3月上旬育苗,5月上旬移栽。
田间管理 待苗有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补苗,6~7月中耕除草,结合施粪肥1~2次,现蕾前重施1次磷、钾肥。冬季要培土,保苗越冬。抽茎后培土壅根,防止倒伏。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白粉病,发病初期喷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褐斑病,5~6月发病,可喷代森锌6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另有花叶病为害。虫害有食子虫、蚜虫、红蜘蛛,以及银纹夜蛾、地老虎等为害。
|
采收加工 | 8~9月果实成熟时,分批采集。晒干,打出果实,除去杂质,再晒至全干。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瘦果呈长倒卵形,两端平截,略扁,微弯,长5~7mm,直径2~3mm。表面灰褐色或浅灰褐色,具多数细小黑斑,并有明显的纵棱线。顶端较宽,有一圆环,中心有点状凸起的花往残迹;基部狭窄,有圆形果柄痕。果皮较硬,果实折断后可见子叶2片,淡黄白色,富油性。果实气无;种子气特异,味苦微辛,久嚼稍麻舌。
显微鉴别 瘦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大小不等的尖方形薄壁细胞,壁弯曲,多破裂;外被角质层。中果皮厚薄不匀,细胞壁稍厚,棕黄色或暗棕色,微木化;于棱脊处常有小型维管束。内果皮狭窄,为棕黄色的颓废细胞层,细胞界限不清,为1列草酸钙方晶所充填。种皮最外为1列栅状细胞。多扭曲,排列紧密,长7~120cm,直径10~30cm,壁甚厚,层纹明显;营养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常颓废不清。胚乳细胞数列,内含脂肪油、子叶细胞充满糊粉粒及脂肪油,并含有细小的草酸钙簇晶,偶见小方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1.抗菌、抗病毒作用 牛蒡子水浸液(1:2)在试管内对英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羊毛样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等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1]。牛蒡提取物具有抗艾滋病病毒(HIV)活性[2]。 2.降血糖作用 牛蒡提取物对大鼠能显著长时间的降低血糖,并提高对碳水化合物的耐受量[3]。正常小鼠以含牛蒡66.25%的饮食或其煎剂代替饮水28d,结果不影响小鼠体内葡萄糖平衡参数,而对链球菌素糖尿病小鼠,牛蒡可加重糖尿病症状[4]。 3.钙拮抗作用 豚鼠结肠带试验证明,络石苷元有明显的钙拮抗作用,对高钾引起的收缩有抑制作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静注,具有明显而持久的降压作用[5]。 4.对肾病的作用 大鼠腹腔注射氨基核苷引起肾病,腹腔注射牛蒡苷元可抑制尿蛋白排泄的增加,并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提示有抗肾病作用[6]。 5.其他作用 牛蒡苷对蛙下肢及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短暂的降低血压,对兔离体子宫、肠管、运动神经及骨骼肌均有抑制或麻痹作用。有轻度利尿、泻下作用[7]。 6.毒性 牛蒡苷能引起蛙、小鼠、兔强直性惊厥,呼吸微弱,随意运动消失,最后转入麻痹状态,此时心脏尚未停止搏动[7]。 |
性味 | 味苦、辛,性寒。
|
功效 | 破痞,泻脉病,利尿。
|
主治 | 主治石痞,尿闭,死胎不下,脉痞,脉伤。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制剂 | |
临床研究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未(第三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5O
(2)山内盛,等药学杂志(日),1976,96(2):1492
(3)Kazuo I,et a1.Chem Pharm Bul1,1986,34(8):3514
(4)Ichihara A,et a1.Tetra Lett,1976,(44):3961
(5)Ichihara A,et a1.Agric Biolchem,1977,4(9):1813
(6)Ichihara A,et a1.Te
|
苗药名出处 |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